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术后次日即可下床走路

微创利器治疗腰痛

  记者 郭兴华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本报讯 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下腰痛发病率逐渐增加,成为目前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以外,影响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这不,才读高三的小何,最近检查时被发现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腿痛时好时坏,甚至出现左边小腿的麻木症状,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了解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有一种微创的椎间孔镜技术,小何家人来到了该院。骨科主任医师方向前评估了小何的病情后,认为可以做椎间孔镜手术。手术只做了一个小时就顺利结束,因为微创仅需局部麻醉,小何还能在手术全程中跟医生聊天放松。手术后,小何的腰痛腿痛消失了,第二天就能下地行走。

  临床统计显示,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也是需要手术治疗的常见脊柱疾病。传统的椎间盘手术,患者需要做全身麻醉,在背部做一个长约10厘米的切口,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并发症发生率高,且手术以后病人需要卧床两三个月。

  邵逸夫医院骨科从德国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微创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椎间孔镜技术,只需要在背部做一个0.8厘米、相当于钥匙孔大小的切口,局部麻醉,手术全程病人清醒,手术更加安全、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几率降至最低,正常情况下,术后第二天即可以下床活动,极大改善了手术疗效,降低治疗和康复费用。

  这项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突出开放手术后复发者及邻椎病、椎间孔狭窄、侧隐窝骨性狭窄、椎体后缘骨刺、稳定性滑脱等。尤其是对于不适合开放手术的老人、青少年甚至孕妇等,是最佳选择。邵逸夫医院骨科主任范顺武说,这种技术因其有效、微创和安全,是椎间盘手术的大势所趋。

  据介绍,在我国,腰痛是45岁以下人群中劳动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因腰痛而就诊的患者超过骨科日常门诊量的30%,在所有门诊中,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目前,邵逸夫医院已经成功实施椎间孔镜技术80余例,优良率高达98%。近日,我省首个脊柱微创项目——椎间孔镜技术培训中心在邵逸夫医院成立,它将对推广和规范椎间孔镜技术发挥重要的作用。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微创利器治疗腰痛 2015-08-07 3973434 2 2015年08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