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朝文新智

秀洲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立体网

文化好戏大家唱

  见习记者 王晓婕 记者 陈培华

  区委报道组 吴怡之 马国海

  本报讯 在秀洲广袤的农村,一个个朴实的文艺梦正被点亮:握惯了锄头的双手举起相机,将身边的美景一一收入镜头;当了几十年村干部,头一回演起了微电影;一个造船为生的老木匠,用画笔将村子的昨日今生娓娓道来……

  这些农民的文艺梦,少了绚丽的灯光,却多了一份真实的温暖。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过程中,秀洲为基层文艺团队和文艺骨干提供培训和辅导,涵盖美术、摄影、排舞、农民画等各艺术门类。今年上半年,全区共举办培训40多次,培训人数1000多人。

  夏日,记者穿行在浙北平原,捕捉到了三个秀洲农民的文艺梦,试图寻找秀洲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中更多生动的故事。

  爱拍照的农妇沈小毛

  三伏天。一双粗糙的大手,紧握一台相机,“咔嚓”一声,一朵粉里透白的荷花被摄入镜头。拍照人名叫沈小毛,是秀洲王店镇建林村的一位普通村妇,今年62岁。

  “水变清了,河道变美了,拍起来荷花更有劲道了。”沈小毛说,镇里正在组织一场摄影比赛,就叫留住最美瞬间,“你说,村子越来越美,每天拍都拍不够呢,对不?”

  时光回溯到几年前,沈小毛连快门在哪都搞不清。当时,镇里成立村嫂摄影队,爱美的沈小毛报名参加,成了年纪最大的队员。

  从此,儿子给沈小毛买的一部傻瓜相机,成了她最心爱的宝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沈小毛说,镇文化站请了摄影师来当她们的启蒙老师,不仅手把手教沈小毛相机的使用方法,还带着她们去采风。每次采风回来,老师都要对照片的构图、色彩等给出专业的点评。

  如今,无论走到哪,沈小毛几乎都带着相机。路边的野花、村民的劳作、农村的新变化……都成了沈小毛取之不尽的好题材。

  沈小毛也越来越“潮”。傻瓜相机下岗了,她用上了单反,还学会了用微信。村嫂摄影队还组建了微信讨论群,谁有得意之作就立马上传,大家一起切磋。

  让沈小毛得意的是,她们拍的照片走出村里,走向世界了。她说,村嫂摄影队的300多幅作品在全省和全国的摄影大赛中获奖,还登上了《人民日报》。今年,村里还特意为这些村嫂打造了一个展厅,将她们的作品陈列出来,办成不会打烊的摄影展。

  演电影的村支书李建明

  “老李,你演的电影什么时候上映,我们等着看呢。”这几天,王店镇建林村的老支书李建明常常被追问。

  前些天,李建明被一位导演选中,去千岛湖拍摄了3天微电影。回来后,便被村民们围住,笑称他是村里的“明星”。

  接触微电影,李建明不是头一回。前年,王店镇拍摄《村嫂梦》第一季,李建明在片中饰演一位村嫂的丈夫,说着王店方言,神态自如。

  第一次拍微电影,李建明笑称只是去打了一回酱油。

  今年,《村嫂梦》第二部开拍,片长15分钟的短片采用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梅溪村”一位普通村民“刘阿四”对村里在他家鱼塘边建造污水集中处理池从抵触到赞成的思想转变过程。

  李建明也从跑龙套变成了主角,还要和两位专业演员对戏。这下,李建明更加紧张起来。一有空,李建明就向专业演员取经。现在,说起拍摄经验来,李建明头头是道,“拍摄要自然,回归本色,千万不能表演过头。”

  年轻时的李建明吹着一手好笛,19岁刚去当兵,便成了兵团里的文艺骨干,每年的文艺演出,总是少不了李建明的身影。

  退伍后,李建明回到村里,成了一名村干部。为活跃村民文化生活,李建明重拾文艺爱好。四年前,李建明组建了一支由村民组成的田野艺术队。在当地小有名气,他们还去镇上、城里登台亮相。

  在秀洲,像李建明一样成为“明星”的不在少数。近年来,秀洲涌现了近二十部微电影,将镜头对准身边事、身边人,也让许多农民赶了回时髦,过了一把演员的瘾。

  画村史的老木匠张金泉

  纪录乡村的美与变化,有人用相机,有人用微电影,而油车港镇胜丰村70岁的老木匠张金泉,喜欢用的却是画笔。

  两年多来,他完成了33幅农民画组成的“村史”。现在,这一幅幅作品被临摹在了油车港镇最为繁华的马路围墙上,成了一道200多米长的历史画卷。

  张金泉是个老木匠,祖辈都以造船为生。年轻时候的张金泉除了做木工,还有一个小爱好,那便是画画。

  时光穿梭,儿女成家,张金泉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2000年,一次偶然去秀洲区文化馆参观农民画展的经历,让张金泉重新燃起了作画的兴趣。

  “那画多漂亮啊,色彩鲜艳,反映的都是我们身边的故事。”张金泉想重拾起画笔,换来的确是老伴和村民的不理解。

  张金泉学画也有了好去处。在政府大力支持下,秀洲农民画坚持办班,设立农民画画友会,把秀洲区农民画创作骨干约170多人集中起来,便于辅导培训,创作出作品。

  去年,张金泉更是放下了木工活,一门心思扑在作画上。一有空,张金泉就会跑去书店,翻翻最新的画册,从别的画家中取长补短,研究学习。

  前些年,张金泉准备画一部胜丰村的村史,这下可轰动了整个村。两年多,33幅作品,反复修改了三四次,每幅作品都饱含着张金泉对脚下这块土地最深刻的记忆。

  每到周末,张金泉的家,就成了村民们眼中的免费画廊。大人带着小孩一起来参观。就在最近,张金泉的日子更忙碌了,他有了十几个小徒弟。一有空,几个孩子就跑来张金泉家里学习农民画。

  “现在,我除了教孩子们画画,还准备去拜访村里的老人,让他们和我一起回忆蚕花节的盛况。”张金泉说。


浙江日报 人文·朝文新智 00014 文化好戏大家唱 2015-08-05 3970496 2 2015年08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