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峥嵘岁月稠
——访鞍山军分区老红军余新元
新华社沈阳8月3日电 (记者 王天德 马令) 送雷锋与“当代雷锋”郭明义参军的92岁老红军余新元,是一个有着浴血传奇的抗战英雄,曾亲历平型关战斗、狼牙山战斗、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战斗。
在鞍山军分区干休所,余新元老人撸起衣袖、裤管,一处处疤痕便震撼人心地展现:残缺半个脚掌的右脚,因重伤而险遭截肢的左腿,7个弹孔的后腰,有着铜钱大小贯通伤疤的前胸……
1923年,余新元出生在甘肃省静宁县一个贫困家庭。1936年,红军长征会师会宁,不堪剥削和压迫的他,带着地主家的200多只羊参军,补充了队伍给养。
1937年8月25日,余新元成为115师独立团的一名战士。9月,时任独立团司令部警卫员的余新元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一次次冒着枪林弹雨传达命令,布鞋都跑得露了脚板,左臂也被一块弹片划出约3公分的口子。
这是他第一次负伤,年仅14岁。
1939年,日军对晋察冀军区进行冬季大扫荡,被日军誉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亲率1500余人,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没想到却落入了早已埋伏在黄土岭的八路军包围圈,大战随即打响。
日军拼了命地想突围出去,余新元所在团连续打退了敌人17次冲锋,阵地前留下了300多具日军的尸体。
余新元回忆说,那一仗,团长陈正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日军的指挥所和观察所,立即指挥炮兵连开炮。他与战友们操作4门迫击炮连发12发炮弹,摧毁了这两个重要目标,阿部规秀在炮火中被击毙。
当时,日本《朝日新闻》哀称:“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自从皇军成立以来,中将级军官的牺牲,是没有这样例子的”。
战斗结束后,余新元却站不起来了,“打得太激烈了,感觉小腿是受了伤,但当时也顾不了那么多!”
军医捧起他血肉模糊的左腿,不得不提出了截肢的建议。所幸,白求恩医生刚巧到余新元所在的医疗点巡诊,亲自上阵医治,经过几个小时抢救才保住了余新元的左腿。
1941年,八路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余新元参加了持续3天的河北井陉煤矿战斗,成功将井下煤矿破坏,使煤矿停产了1年零8个月,中断了敌人的燃料补给。
然而,余新元又一次负伤了——后腰被敌人的炮弹穿了7个窟窿。他也由于作战勇敢、负伤不下火线,被记功一次。
狼牙山战斗中,晋察冀分区1团7连负责掩护转移,时任副排长的余新元正是“狼牙山五壮士”的战友。
“打得太惨了!”余新元拧着眉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狼牙山到处是悬崖峭壁,每座山都是独立成峰,敌人把团主力和群众围困在狼牙山附近的老君堂山峰上,我们的阻击阵地在常友沟的沙岭。”
在2000多日军的持续进攻下,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二班和机枪班的战士大部分壮烈牺牲,弹药都已打光!
此时,余新元带着排里的战士搬起一块块大石头砸向日军,“最大的石头需要3个人才能抬动”。他们用石头打退了敌人19次冲锋,敌人最近之时,离阵地只有十几米。
这次战斗,余新元也留下了伴随一生的隐疾——一颗子弹从他左前胸贯穿而过,伤了肺脏。
那一次,余新元一直昏迷不醒,战友们都以为他牺牲了,是一位名叫王义珍的老人发现他还有口气,抬到自家炕上照料。由于缺医少药,余新元200多天神志不清,伤口腐烂、流脓,甚至生了蛆。可一醒来,他就拄着拐杖追上队伍,投入新的战斗。
为表彰其功绩,杨成武司令员亲自授予他“战斗模范”称号。
此后,余新元又打了数不清的仗。辽沈战役中,他右脚掌被机枪打掉一半,现在与义肢的嵌接处仍呈紫红色……
新中国成立后,余新元历任人武部政委、鞍山军分区副政委、正师职顾问等职。期间,他在人武部政委岗位干了17年,为部队输送了雷锋、郭明义等优秀战士。至今,他仍与郭明义保持着密切联系。
退休30多年来,余新元将余热倾洒在弘扬雷锋精神、关心教育下一代事业上,义务担任146所大中小学校的义务校外辅导员……
采访结束时,记者提出看一看余老压在箱底的一摞摞荣誉证书和勋章。他却摆着手,“不提了,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