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浦江养路工人冒高温坚守岗位

抢修破损路确保畅通

  本报浦江8月2日电 (县委报道组 朱舒蔚 高攀 记者 徐贤飞) 今天中午,太阳炙烤着大地,地面温度飙升到60℃。浦江县虞宅乡虞宅村口,身穿橙色长衣长裤的养路工人,正在忙碌着。

  趁着加沥青的工夫,陈洪兴歇上一口气。只见他摘下厚厚的手套,用手抹了把黝黑的脸,把汗水往地上一甩。今天,陈洪兴和其他县公路管理段的养路工人,要冒高温修补候中公路的3公里坑洼路面。陈洪兴说,天热,沥青充分融合后会更结实,“洒上石粉,20分钟,车子就可以开了,快吧?”

  陈洪兴今年50岁,是兰溪人,1983年开始从事养路工作。用他的话说,做路这手艺是“祖传”的,他的父亲就是位养路工人, “我是属于抢修中心的,工作就是修补路面,冬天补洞,夏天补缝,说到底就是给路做保养。”

  同事将灌满的沥青壶递给陈洪兴,壶没加盖,热气从壶中喷射而出。我们自告奋勇想帮忙拿壶。“别动!要烫伤手的!”刚伸出手,就被陈洪兴喝止住了,“你们拿不动的,连壶加沥青,起码15斤重,你看我们的手把上都绑了厚厚的布带,还戴着厚手套,不然这150℃的沥青,哪受得了?”

  仔细看看陈洪兴,他戴着厚厚的橡胶手套,穿着厚厚的长裤和沥青专用鞋。“两天就得换新手套,你就知道有多烫了。”陈洪兴的老同事、从业30年的黄师傅说。

  “小姑娘,你们快走远点,这沥青加温后味道重。”见我们走向沥青的搅拌桶,65岁的童成光喊住了我们。他一边用棍子搅拌着胶泥,一边跟我们聊了起来。他说,“沥青就得趁热弄,凉下来就不好整了。”

  眼前的养路工人大多五六十岁,“年轻人怕是吃不了这苦!我们习惯了。”队伍里的“铁娘子”吴爱书说。吴爱书是浦江县郑家坞镇人,做养路工20多年。如今,她的一儿一女都已长大,儿子都大学毕业了。“每月3000多元工资,说多不多。现在车子越来越多,路补好了也能方便大家。”她说。

  “每天开工前,我们都会吃防暑药。而且,我们还有秘密武器。”陈洪兴倒了一杯水给我们,这水呈褐色,喝起来有些青草味,“这叫‘六月雪’,是浦江人清凉防暑的草药,喝一口浑身舒服。养路工就得喝热水,出汗快,喝冷水容易中暑。”浦江共有养路工人60多位,他们分别从事着公路养护、保洁、清理边沟、绿化除草等工作,是这个高温天里最美丽的人。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抢修破损路确保畅通 2015-08-03 浙江日报2015-08-0300011 2 2015年08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