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步入转型新起点
于新东
于新东
随着半年经济运行统计数据的新鲜出炉,大家看到,浙江经济交出了一份基本意料之中而又带来颇多惊喜的满意答卷。
对这样一份成绩单,我的结论是,浙江经济在经历比较严酷的下行压力和需求萎缩的国内外多重考验后,浙江经济稳走向好的势头已经稳固,2015年下半年乃至2016年、2017年浙江经济的景气发展现在已经可以预判及断定,新常态下浙江经济取得新作为完全值得期待。如是研判,建立在对浙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与准确把握基础之上。
透过现象看本质,浙江经济已经表现出了这样四大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一是进退交锋,但稳与进已占据上风。这就预示着浙江经济已经处于筑底回升的新起点新阶段,我们要为浙江经济新一轮的平稳健康发展做好思想与实践的两手准备,特别是在谋划我省“十三五”发展战略战术时要立足于“浙江经济重回上升通道”这样的阶段性基调之上。从2015年一季度我省经济运行给予大家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8.2%GDP增速开始,我们不难分析发现,浙江经济正处于上升和下行并存且某种程度拉锯的微妙阶段。半年经济运行的事实则有力表明,虽然浙江经济下行压力犹存,但脚跟已然立稳,峰回路转、稳步回升的迹象愈发明显。上半年,大、中、小微企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2.5%和6.9%,其中,6月份增速分别比3月份回升5.5、5.7和1.7个百分点。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我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50%,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高于二产4个百分点,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64.9%,同比提高12.1个百分点。稳扎稳打、稳中有升成为浙江经济、浙江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常态。
二是新旧更替,但新增长点明显发力。这就预示着浙江经济已经处于从适应新常态到逐步引领新常态发展的新阶段,我们要在坚定不移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中寻觅并开创更多的新增长点。“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为中心工作的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一年年、一遍遍打出新天地、新空间、新气象之际,信息经济、农村电商、跨境电商、互联网+、特色小镇等为重点的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又开始打得有声有色、初显成效。据统计,上半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9%。与此同时,要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等具有更为明显的新增长点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口交易规模约4.2万亿元,同比增长33.3%。商务部发布的全球贸易格局报告预测,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将增长至6.5万亿元,年增速将超过30%。在这样的新浪潮中,浙江完全具有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的基础与优势。
三是优劣转换,但优化升级日见功效。这就预示着浙江经济已经进一步迈入到了发展的动力结构转化与动力机制创新的新阶段,我们要不断通过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加大制度供给等方面来强化优势、转化劣势,在激烈竞争中努力实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比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再市场化改革全面深入推进,制度供给激发的活力可谓光彩照人。上半年,通过减免企业税负,我省企业发展动力活力明显增强。据省国税部门统计,上半年浙江企业已累计享受减免税近1300亿元。截至5月底,全省共有27.65万户“营改增”试点纳税人。试点行业营业收入与按原营业税方法计算相比,减少税收34.36亿元,非“营改增”企业增加抵扣17.37亿元,仅“营改增”一项试点就使我省企业减轻税负51.73亿元。“营改增”的实施,引领许多工业企业将研发设计、商务中介、现代物流等从主业剥离,单独成立公司对外提供服务,实现产业规模快速拓展。更为可喜的是,据了解,“营改增”还将向我省建筑业、不动产业、金融保险业和生活服务业等行业扩围,将对行业内企业规范运作、提升效益产生更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四是质量消长,但提质增效开了好头。这就预示着浙江经济已经更深程度、更大范围地进入到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数量规模将进一步让位并服从于质量效益以及生态环境友好这些硬约束的新阶段,我们要坚持正面引导与发挥倒逼作用相结合,切实推动浙江经济真正走上质量型发展之路。据统计,1月至5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312亿元,同比增长7.7%;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7元,同比减少0.8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54%,同比提高0.39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为17.4万元/人(折年),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3%。由此可见,只有在提质增效中实现的经济增长才是没有水分,才是真正创造财富的,也才会是可持续发展的。
说到底,经济不仅如逆水行舟,而且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发展和停滞之间的博弈。拿出浙江人的硬气、大气与灵气,浙江经济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作者单位:省委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