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校园 风正扬帆
缙云中学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记者 石天星
本报讯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农业是栽培作物,作物是有生命的,但教育的“果实”是无形的,除了升学的成绩,还有母校在学生心里留下的印迹,以及老师、同学间结下的情谊。
丽水缙云中学今年高考成绩喜人,全校571人上一本线,全省文科第2名和第10名都来自该校。教育的丰收来自缙云中学教风学风中所体现出的以德育人的精神,因为环境的潜移默化最能激发人的潜能。
鼓励:多给学生信任
早上6时30分,缙云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们都在教室里晨读,高一(1)班的范鼎浩正背着英语课文。
老师们还记得他刚入学时的样子:“叛逆、个性。”
然而,学校是一个把不同个性、特长和文化背景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的地方,也让他们在各种校园活动中彼此接纳、支持与合作,彼此发生影响。范鼎浩的特长很快显露了出来。
缙云中学每年都要举办“纸时装设计大赛”,学过国画的他用宣纸设计出了两套山水图案的纸服装,他的名字很快在校园里传开了。
范鼎浩也渐渐适应了缙云中学的学习节奏。“以前总想证明自己不努力也能学好,现在知道老师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我的努力。”范鼎浩说,老师常对他说,上天不会因为你的天分而格外眷顾你或者抛弃你,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将来你会发现,高中三年最大的收获不是录取通知书,而是一种勤奋的精神。
上个学期,班里的一个女生崴伤了脚,班主任和老师每天用自己的电动车和小轿车接送她上医院、去教室、回寝室,而他也和同学们一起给她带饭。
期末考试前的动员大会上,范鼎浩和同学们用小彩纸写好自己的目标,然后粘在黑板上。他或许不知道,老师们在提到他时总是用一种欣赏的口吻,并因为他的日渐努力而感到欣喜。
引领:要让学生明理
高三(15)班班主任王国华说:“我们学校外部看起来静,其实校内青春涌动。”
学生们喜欢上王国华的语文课,也乐于和他交流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对于教育学生,我有自己的方法。” 王国华笑眯眯地说,那就是用集体的力量教育学生,让学生教育学生。
他每年都会组织一次“感动班级十大人物”评选,学生们先用小纸条提名,按票数选出前10名,然后再制作PPT在班会活动中播放,颁奖词模仿央视的“感动中国”。
“积极、阳光、有责任意识的同学,才会感动班级。”王国华认为,高中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理性宽容、奋发向上。
高三(20)班班主任黄旭静则是学生眼中的“严师”,她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首先要让学生明理。
有一年刚开学,班里一位家长带着孩子走进了她的办公室,说起了对前任班主任的种种不满,黄旭静只是听着,没有说话。
她让孩子先回教室,然后平静地对家长说道:“您说的前任班主任我是了解的,她对学生很好很关心,您这么说对她实在不公平,而且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会让孩子没有感恩心……”
过了几天,黄旭静把那个孩子单独叫到教室外聊了一上午。
“在你父母看来,前任班主任做得不对的地方,在我看来是很正常的纪律要求,我接下来也会这样要求,甚至要求得更严。”黄旭静说,可能身边的很多叔叔阿姨都会对你说好听的话,你做错了也没有指出来,但你不可能在他们的羽翼下生活一辈子。“等你上了大学,你身边亲人的手还能伸那么长吗?如果你没有分辨能力,就是害了你。”
让黄旭静感到欣慰的是,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她的严格而怨恨她,每到过年过节,她都会收到数不清的祝福短信。
关爱:倾听学生心事
以德育人是引领,也是关爱。关爱才能让心变得柔软,让心与心没有距离。
缙云中学的大部分学生都读寄宿,已经上了大学的毕业生每年放寒暑假回家,也常常会到老师家里住一晚再走,因为老师就曾把生了病的学生带回自己家照顾。
非典时期,一个学生生病住院,班主任在他病床边连续守了3个通宵;高考前,一位老师为高三学生煮了600多斤鸡蛋;还曾有老师将挤在学生寝室里陪考的家长接到自己家里,一住好几天……
高三(8)班班主任吴玉娟一直保留着走街串巷给学生寻觅美食的习惯,她常站在讲台上微笑着问全班学生:“你们有没有什么想吃的?”得到回答后又问:“在哪里买?”
高一(8)班班主任卢华给一位因父母都在外打工而倍感孤独的学生寄明信片:“在我眼里,你就像一位懂事高贵的公主,能否让我做你的皇后,一直倾听你的心事?”
每年,缙云中学教务处主任饶勇都会和行将毕业的学生们约定——11月18日,我们选一个美丽的城市相聚。多年来,他坚持请赴约的学生吃饭住宿,费用已是好几万元。
缙云中学校长施林栋自豪地表示,缙云中学的学风和教风有着优良的传统:“我们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有自己坚定的信念,有对于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愿意用心地把每件事情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