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美丽乡村·走读

南浔辑里湖丝的前世今生

犹闻辑里缫丝声

  水乡靠水,老南浔人说,南浔人靠的就是水。水能缫丝,丝能生钱……南浔的发展,便源自于丝。

  来到地处太湖南岸的南浔镇辑里村,河流纵横,苕霅两溪之水流经漾、荡、河、港……水清如镜,土质黏韧,构成了育桑、养蚕和缫丝的良好自然条件。加上辑里村人独特的缫丝工艺,逐步形成了“细、圆、匀、坚、白、净、柔、韧”八大特点。《陶朱公致富奇书》云:“缫丝莫精于南浔人,盖由来已久”,又云:“湖丝辑里尤佳”。

  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产自南浔的辑里湖丝荣获金奖,成为中国第一个活的国际大奖的民族工业品牌。“辑里湖丝”一直被誉为湖州丝绸文化的金名片。

手艺,抽茧为丝

  8岁跟着家人学艺,15岁出师,66岁成为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辑里湖丝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前往国家图书馆表演缫丝技术……今年70岁的顾明琪和辑里湖丝打了一辈子交道。

  如今的顾明琪,依旧住在辑里村的一幢三层的小楼里。刚进顾家大门,厅堂旁边的房间就放着一台木制的缫丝车。

  顾明琪踩动木制踏板,嘎吱嘎吱的声响下,缫丝车缓缓转动,从浸泡在水中的蚕茧中抽出一个线头,一根根洁白晶亮的蚕丝瞬间飞出茧身,整齐地缠绕在木轮上。抽出的蚕丝洁白如雪,且粗细均匀。“你看,我们辑里湖丝洁白有光泽,韧性特别好,可以挂八枚铜钱,许多地方出产的只能挂三到四枚。”老人拉扯着细如发的蚕丝,自信满满地演示着。

  “这叫三绪缫丝车,已经是村里最后一台了。”顾明琪说,过去,这一代家家户户养蚕缫丝,几乎“无不桑之地,无不蚕之家”。上世纪60年代以后,私人不能买卖生丝,许多人就把木质的缫丝车当柴火烧了。从小看着家里养蚕缫丝的他觉得太可惜,便埋头向村里的老艺人拜师学艺,终于娴熟地掌握了传统缫丝的全部技艺,包括剥茧、挑丝、抬头、压轴、卷绕等多道工序。

  俗话说,“三十五天茧白头。”养蚕到摘茧,常规是35天。蚕结茧后,搭丝灶、烧水、煮茧、捞丝头、缠丝寮、炭火烘丝……一周内必须完成缫丝的全部工序,工作强度非常大,通常通宵达旦劳作。蚕养的多的人家,还需要临时请小工来帮忙。

  “缫丝关键是水温,茧子煮到什么时候才能出丝,都是经验。手伸进滚水里一次一次试,直到刚好不烫手的时候,过去没有温度计,完全凭手感。”顾明琪伸出一双长期劳作下皱巴巴的手,云淡风轻地说起缫丝的窍门,“后来,因为一些特殊的品质要求,水温不能太高,又进化成生丝冷缫。茧子烧滚以后,放到冷水里缫,更加增加了工艺的难度。”

  说起自己一辈子的坚持,老人家显得很自信。“辑里丝的品质远近闻名,清朝紫禁城里的龙袍,指定都要上等的辑里湖丝来制作的。”

织就,经纬天地

  人依水而居,丝因水而盛。

  穿珠湾怀抱着南浔,静静流淌了千百年。这片古老的水域养育了辑里湖丝。正宗辑里湖丝缫丝用的水必须来自这里,依靠这篇水系和独特的自然条件,辑里村的蚕农们改进了养蚕技术,培养出优良的蚕茧“莲心种”,同时还把传统的“大丝车”改良为“小丝车”。

  “这种由‘莲心种’经‘穿珠湾’的水浸泡,再由‘小丝车’缫出的丝就是辑里湖丝。”说起辑里湖丝的历史,顾明琪翻开一份皱巴巴的文本材料,据《南浔镇志》记载:“雪荡、穿珠湾,俱在镇南近辑里村,水甚清,取以缫丝,光泽可爱”。

  制作精良、品质优异的辑里湖丝,自然不甘于养在深闺人未识。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商人徐荣村把自己经营的12包产自南浔镇辑里村的“荣记湖丝”送去展览,一举夺得金质大奖。到了清道光年间,辑里湖丝已经出洋外销。

  辑里湖丝出名后,本地劳动人民更是热火朝天地钻研技术,互相在丝市上较劲,争取卖个好价钱。辑里人温丰在《南浔丝市行》中写道:“蚕丝乍罢丝市起,乡人卖丝争赴市。市中人塞不得行,千言万隙袭入耳。纸牌高揭丝市厂,沿门挨户想接连。喧哗鼎沸晨午至,骈肩累迹不得前”。旧时辑里湖丝的盛况,可见一斑。

  如今,来到南浔旅游公司的档案室里,可以找到保存完好的两卷60年前制作的辑里湖丝,质地仍鲜艳如初,细致均匀,富有弹力,丝身柔润,色泽洁白……传统技艺的上乘表现,在时间面前倍添说服力。

  凭借这样的好品质,辑里湖丝在成为我国获得世界大奖的第一个民族工业品牌后,又屡获殊荣。据统计,辑里湖丝在3次国际性、3次全国性会展中取得数十项殊荣,并在两次万国博览会上得到好评。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辑里湖丝亮相浙江馆,再一次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丝绸的优异表现。

历史,在此活化

  农耕时代,江浙一带千家万户以养蚕为生。近年来,随着长三角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依赖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的传统蚕桑产业日渐式微。

  手工缫丝被机器取代,丝绸业也逐渐没落。辑里湖丝虽已被授予国家级非遗项目,仍在现实面前困境重重。

  “对于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这类非遗项目,当务之急是以文本、图片、影像等形式把其完整地记录下来。”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如是说。

  走在南浔古镇的老街上,过去的痕迹慢慢幻化成了生活,丝业会馆,丝行埭……这里的许多地名依旧见证着过去的繁华。景区核心地区坐落着辑里湖丝馆,展示着辑里湖丝的前世今生。

  这里除了信息详实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还有真实的蚕种演示。“蚕,一年一般可以养四到五季,春、夏、早秋、晚秋、头蚕的品质最好,这个季节养的是夏蚕。”馆里的工作人员说,这两天,有一部分蚕要“上山”了,到时候要找个双休游客多的时候,请顾明琪老师来表演一下缫丝。

  院子的正中是个天井,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正守着一缸蚕茧,表演“剥茧抽丝”。只见她麻利地将泡过水的蚕茧剥开,一层一层套在手上,直到叠到三四十层厚度,眼不花手不抖。“这些原料是自己家里做蚕丝被用的。”老太太的家就在景区隔壁,她说,与其在家里做活,还不如到辑里湖丝馆做给大家看看,给现在的小孩子长长知识。

  如今,顾明琪已经将自己的手艺传给了儿子和儿媳。儿媳徐永艳说:“缫丝用牙齿咬,手还要整天浸泡在80摄氏度的水里捞丝,很苦的。但这是祖辈传下来的,不能断在我们这辈人手里。

  ■ 记者手记

  陆遥

  采访的时候,没法不感受到那些手艺人的遗憾。

  曾经无比辉煌的辑里湖丝,目前也面临着难以为继的窘境。手工缫丝被大规划标准化的机器缫丝取代,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转型,本地“无不桑之地,无不蚕之家”的景象已让位于经济效益来得更快的产业,如家具、电梯产业等,丝绸产业逐渐没落。2010年,辑里丝厂和南浔丝厂相继倒闭,一大堆缫丝工人面临另谋出路的尴尬。

  或许过去越光鲜亮丽,就越发衬得如今的惆怅。

  辑里湖丝,是否能在今天的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在一次采访中说,丝品市场还是需要手工丝的,如果能从产品设计入手,用手工缫制的辑里湖丝做出印染好、图案优美的丝织物,应该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顾明琪目前的主业是花木生意,但在每一个展示辑里湖丝的机会面前,他总会默默地放下手头的生意,无条件地参加。“你看,我们的丝有多好。”采访结束以后,想起这位老人,总是浮现出他操作缫丝车时,露出满脸自信的样子。

  尽管这几年不养蚕了,但是顾明琪家的桑地从没有荒废。因为老人说,留着地,总算留着个念想。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南浔通过打造国丝文化园、举办辑里湖丝文化节,吸引游客参观访问蚕桑饲养基地、体验湖丝的手工制作流程,逐步加大辑里湖丝的知名度。

  我们期待辑里湖丝的蝶变。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走读 00022 犹闻辑里缫丝声 2015-07-28 3959076 2 2015年07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