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望乡

海岛“扎马”第一人马后成——

幸福马灯乐逍遥

  本报记者 谢国平 通讯员 沈丹维

  “黑马英武志气高,红马彪悍福星照,白马俊美起羞涩,群马闪耀丰年兆,幸福马灯大家跳,佛渡情歌海岛飘……”舟山佛渡岛捕南村一幢民居里,传出一阵欢快的马灯调。循声而去,但见一位老汉手扶马灯,前后踱步,嘴上哼着一段歌词。

  老汉名叫马后成,今年78岁,依然身体健朗,思路敏捷。“我这个姓马的扎起马灯,还真是有缘哩。”老马说,马灯是明清年间传到舟山的,在海岛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经过民间艺人们的更新、改造,结合了丰富的海洋元素,就有了舟山特色的“串马灯”,而佛渡的“串马灯”更是独具风味。

  “舟山马灯看六横,六横马灯看佛渡。”每年春节或者一些大的节日期间,佛渡岛渔农民都喜欢用串马灯来庆贺。马后成踏入扎“马”这一行的时候,串马灯除了祈求吉祥如意、风调雨顺的寓意外,也有延续一方宗庙的祝愿。

  要串马灯,首先得有马灯,于是便有了扎马灯这一行业。马后成是农民,却有着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他喜欢画画,画的花鸟虫鱼无不栩栩如生。“零基础”入行,经过孜孜不倦的琢磨,马后成却成了佛渡扎马灯第一人。

  “我小时候就见过串马灯,但自己没做过。十七八岁开始做的时候,就是自己画,看看比例,觉得像了,就照着比例做。”他说,万事开头难,马灯的基础材料是毛竹片,要把竹篾拗到合适的角度,需要的是日积月累对火候的掌握。

  “做马灯,要用老又直的竹子,或者是刚捞上来的张网的竹子。”马后成说,这样的竹子劈的竹篾,韧性好,可塑性强。制作马头、马身,用竹篾做出不同尺寸的圈码,用铅丝固定,搭起框架再装饰。

  即便是这样,也只是踏进了扎“马”的门槛,精髓还在后面。马后成60年的扎“马”功夫,造就了佛渡马灯的与众不同——佛渡的马灯都是“活马”。

  “啥叫活马,就是阿拉的马灯,头部能转、能摆动,串马灯的时候,牵着马绳,随着音乐的节奏,马头动起来,马才是活的,这是其他地方马灯所比不了的。”他这样解释道,要扎出“活马”,关键在于贯穿马头和脖颈的竹条,这条看不见的主心骨也是扎马灯难度最大的地方,“太厚摆不起来,太薄容易折断。竹篾的弯度要用火烧,火候怎么样,完全凭手感。”

  制作完成后,马后成用拳头在马脸上比了比,伸出3个手指头在马嘴上试了试,又用双手摸了摸马头——这是他60年的扎“马”经验,用手来丈量和感知。一位熟练的匠人制作一只马灯往往需要一个星期。

  这些年,马后成的角色始终是个农民,而不是专业的工匠,但他却“走南闯北”,将扎马灯的手艺带到六横岛一些村里,也传到隔海相望的宁波各地。

  没有刻意,稍年轻的一代就接过了老一辈手中的竹条。胡秀夫、俞全祥,年纪都在60开外了,一个是马后成的“帮手”,一个曾是小船匠,佛渡永胜村文化礼堂的几匹“马”就出自他们之手。与他们搭档,装饰马灯的张梅娥、付根娣也带起了徒弟。

  “我们还挑选有意向的人进行培训,拉起了30多人的队伍,还有一些大中专或高中、初中的学生来串马灯。这样也能很好地将串马灯的技艺给传承下去。这几年过春节,马灯队到岛上各家各户去串马灯,只要家中有人,就一家不漏。”佛渡岛社区负责人介绍说。

  在岛上永胜村的马灯展示厅里,红、绿、白、黄、黑五色的奢华版“高头大马”,也让马后成忆起了最初的贫民版竹马:“现在都是五颜六色的缎子,过去怎么舍得把缎子用在这里?用的是最差的布,染上颜色,牙齿、耳朵都是硬纸板剪的。”

  百年间,马灯从简陋变豪华。不过,有了传人,历久弥新也不再是奢望。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望乡 00020 幸福马灯乐逍遥 2015-07-28 浙江日报2015-07-2800008 2 2015年07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