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十万妇女巧治垃圾源
县委报道组 刘志科
本报讯 “放几天就烂的进田地,能卖钱的放一边,不会烂的扔进垃圾桶……”近日,开化县华埠镇昌谷村农户徐梅兰家,妇女主任徐颂琴边背着口诀,边帮着一起对垃圾进行分类。“垃圾怎么分类,年轻人看完宣传册就知道,但许多老年人不识字,记性也不太好,现在村里的妇女挨家挨户上门教,还自创了一套简单易懂的口诀。”徐颂琴相告。
去年,开化开始大力推行“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清洁城乡的举措,换来了一条条整洁的马路、一个个清爽干净的乡村。今年6月,开化在原有基础上对垃圾投放、处理模式上进行新探索,让各乡镇、村积极创新垃圾分类处理模式,通过定期“晒成果”,不断改进、完善垃圾处理的模式和效率。
桐村镇黄石村,从6月份开始垃圾处理模式再升级,村里不再每天发放垃圾袋,要求村民从源头分类,省去了垃圾场的分拣工作。村支书黄宝生介绍:“有机垃圾和厨余垃圾从源头就被拣出,直接通过村里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处理,免费的沼气供应可平均为每户村民省下800元煤气钱。”
新的问题出现了,尽管村里大力宣传垃圾源头分类,还是有不少人掌握不了。为解决这一问题,“十万妇女清洁国家公园”行动紧接着开展,动员全县家庭妇女加入“垃圾处理”大军。县妇联主席张孝萍说:“她们不仅是家务活的主力,也比男人更有时间在这方面花心思,垃圾源头分类减量主要靠她们。”
由县农办、县妇联等部门组织,在各乡镇陆续对社区、乡镇妇联主席、村妇代会主任进行集中指导,将垃圾分类的技术和任务往基层推开,使垃圾分类技术难以进村入户的问题迎刃而解,也使开化十万妇女成为“垃圾分类处理”的新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