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温州美丽乡村
400年前,龙湾衙前村是—座城
区委报道组 林佰露 记者 赵成功
本报讯 龙湾衙前,永中街道的一个自然村。东邻永乐村,南接水潭村,西连城北村,北倚沧河。这里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广为流传的“王梦竹卖杨梅干”故事就出于此;上世纪80年代,这里被批准为革命老根据地村。而当时快速发展的队社企业,亦让龙湾民营经济在这里率先破土而出。
夏日午后,气温攀升到37摄氏度,站在衙城街的路口,人群和车辆络绎不绝,小村熙熙攘攘。
衙前城墙3米高
“城外一条河流穿过,呈金钩钓月,城内设日、月两池,屋后七个潭,有北斗七星之意。”
追溯三四百年前,原来的衙前村又是什么样的呢?村书记王靖听形容过去的衙前村就是一个“超级大院”,有城墙阻隔外界,面积远大于现在的衙前村,所有村民都只在这个“大院”内生活。
楼下派三房后裔王洪辉根据长辈们的口述和考证,表示当时的衙前村城东至西约180米左右,南至北约110米,墙高约3米多,城面有两个大门台,尚有部分保留下来,下门台宽1.6米,高2.5米,上门台宽1.4米,高2.3米。而这个城墙的石块建筑特别讲究,看上去,四缘皆成直线,表面平整,并以几何角度叠建而成。“这个叫斗角石,又称斗谷石,就是一块石头的造价相当于当时一斗谷价格的意思。同时建筑保存性很强。”王洪辉感叹建筑的工艺精细。
衙前,亦人才辈出。其中楼下宅派三房九世祖王良心,便是英桥王氏十三位进士中的一位。他字性德,号存吾,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考取进士,授广东增城县令,擢升为南京兵部给事中。还有六派第五世始祖王梦竹,名由,字秉璠,号梦竹,生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到成化十九年(1483年)去世。“王梦竹卖杨梅干”的故事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他重乡情道义,不惜重金相救入狱的明代礼部尚书章纶一事引起轰动。后来,章纶出狱后将王梦竹的事迹告诉皇帝,皇帝钦赐王梦竹府门一幢(今衙前村),并赐九曲伞一把,凡是新科状元、进士见到九曲伞,均要参拜。
如今,毗邻城北村的芝麻桥,就是明代乡贤王梦竹府第的旧址。
曾经人人开孵坊
“衙前屋后破水缸,出了儿孙开孵坊;衙前屋后7个潭,出了儿孙会收蛋。”楼下派三房后裔王会顺用本地土话唱出了这个民谣,同时也展现了过去衙前村人人会孵化,人人开孵坊的景象。
据传,早在1941年,村民王志昌购置大缸45只,并请平阳12位孵坊师傅创办了孵坊,在王氏孵坊的带领下,大家也纷纷学习孵化技术。1953年,衙前村集体经营孵坊,由村干部王汉友负总责。孵化业成为全村主要经济收入,占农业分红的一小半。农业工当年每工工资1.4元,加上孵坊每工工资2.5元,一度成为村民的“热门”行业。
孵化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小生意,特别是禽蛋业,人们惯称衙前村为“生意地”。
那时,衙前村民们收购各地鸡、鸭、鹅等家禽及其蛋,再挑至温州市区荷花(今大南门)菜场贩卖。“这个买卖特别艰辛,都是从半夜12点开始徒步行走的,肩上挑着近一百斤的家禽及食料,脚下穿着草鞋,出水泡都要硬撑着。”总路程约24公里,经过近5小时的徒步行走,刚好能赶上早市,卖完后再挑空担子原路行走回家,而此时已经是傍晚了。当时流传这么一句话:“早上出门不看妻,晚上回家不斗鸡。”调侃的便是该买卖的艰苦。
1960年,衙前村与城北村合并成红专农坊,衙前改为红专大队。永强最早的村办集体企业也从衙前村开始了。1967年,几位青年创办“红专小五金代加工厂”,是最早的五金厂。该厂最早购置的是脚踏冲床,冲制电烙铁芯。20世纪80年代,村民创办针织厂,20世纪90年代生产横机。王会顺就是“红专针织厂”的厂长,他说那时厂里有90多人,村里7%的人掌握了针织的技术。
渐渐地,孵化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衙前村历史正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