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全面协议达成 国际社会反应强烈
伊核博弈:这盘棋还没下完
伊核全面协议达成 国际社会反应强烈
伊核博弈:这盘棋还没下完
伊朗外长扎里夫及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7月14日发表联合声明,经过最后一轮半个多月的谈判,伊朗及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终于达成全面协议。该协议将于近期经联合国安理会审议通过后生效。协议的达成,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和肯定。
伊朗 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伊核谈判好比是一场超级马拉松。从2003年2月伊朗核问题浮出水面以来,围绕这一问题的外交角力和大国博弈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大主题,各种形式、各种级别的谈判次第登场,次数多得连当事方都无法精确统计,但谈判持续12年有余,恐怕还是超出了各方当初的预期。
这份意义重大的协议对伊朗来说,使其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希望;对命运多舛的中东地区来说,带去了和平和稳定的曙光;对面临诸多挑战的世界来说,增强了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的信心。
伊朗和伊核问题六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将为伊朗社会和经济改革带来契机,也为伊朗与世界全面接触、逐渐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铺平了道路。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各方之所以能达成协议,主要是双方在核心问题上都做出了妥协。如伊朗外长扎里夫所言,这一协议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不完美,但双方将实施各自的措施。
从协议内容可以看到,伊朗与六国都做出了让步。对于伊朗来说,大幅度削减了离心机数量,同意保留对伊武器禁运5年,并赋予国际原子能机构一定核查权限;对六国来说,则在确保伊朗无法制造核武器的前提下,赋予伊朗按照规定和平使用核能的权利,并在确定伊核计划和平属性的前提下,解除对伊制裁。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政策研究所所长哈立德·拉赫曼表示,此次双方能突破长期僵局达成协议,有深层次原因。首先,美国发现制裁对于伊朗并没能起到预期作用,美国在谈判中不得不作出让步;其次,鲁哈尼2013年当选伊朗总统后,推行温和务实的外交政策,努力改善伊朗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愿意通过协商解决伊核问题;最后,美国也需要伊朗的帮助,在中东地区事务方面拓展局面。
有政治观察家认为,全面协议的达成也翻开了伊朗历史新的一页。
伊核问题谈判是总统鲁哈尼自2013年上台以来面临的最重要的一场大考,协议达成,意味着他高分通过。
“鲁哈尼完成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的使命,即使没有给他投票的民众,此刻也不得不佩服他。”德黑兰大学政治系教授齐巴卡拉姆还认为,若不出意外,鲁哈尼成功连任下届总统将无悬念,其代表的温和派、改革派也将在接下来的议会选举中从保守派手中赢得不少席位。
齐巴卡拉姆认为,趁着在国内政坛拥有的高支持率,鲁哈尼政府接下来势必会大力推行社会和经济改革政策。强硬派和既得利益阶层虽然会进行抵抗,但无法阻挡这一大趋势。
齐巴卡拉姆还表示,制裁解除后,伊朗经济实力和地区影响力必然提升。只要伊朗和中东地区国家加强合作,伊朗新增的实力将有利于推动中东和平发展。
美国对伊朗银行业的制裁切断了伊朗银行与世界金融体系的联系,相当于切断了伊朗经济的“血液循环”。同时,石油制裁迫使伊朗石油出口减少一半,国家收入大减。伊朗媒体预期,制裁解除后,因制裁搁置海外的数百亿美元售油款将回归伊朗。而根据某些更乐观的估计,这笔资金总额可能多达千亿美元。
核谈 各方博弈仍将继续
伊核协议严格限制了伊朗的核计划规模,设置了一套缜密的监督核查机制,确保伊朗核计划完全在国际监督下运行,大大增强了伊核计划的透明度,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国际社会的关切。
另一方面,协议规定,西方将以同步执行的原则,按照伊朗的执行情况,解除对伊朗的经济、金融制裁,使伊朗重回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为伊朗经济注入活力。
但这同时意味着围绕伊核问题开启了新一轮博弈——在协议落实过程中,如各方不能妥善管控分歧、化解矛盾,伊核这盘棋仍有可能再入僵局。
根据协议,伊朗在未来15年内将目前的浓缩铀储量降低至300千克,并在未来10年内大幅削减其运转中的离心机数量。此外,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实伊朗履行相关措施基础上,西方将立即解除绝大部分对伊经济制裁。
国际原子能机构扮演日常核查角色,将在伊朗核设施内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监控设备,或者派员到核设施内实地检查。该机构将实时监控伊朗铀浓缩相关活动20年到25年,有的监控甚至是永久的。
根据协议要求,新成立的八方委员会将承担仲裁角色,成为新一轮博弈的平台。八方委员会由伊朗、伊核谈判六国及欧盟派代表组成,职责包括审议批准阿拉克重水反应堆的重新设计、新的核研发项目、新一代离心机的建造以及听取福尔多核基地的具体工程情况、同位素生产情况汇报。
最关键的是,八方委员会将裁决国际原子能机构是否有充足理由检查“可疑地点”、伊朗是否违反协议及经济制裁是否随之自动重启。裁决结果将具备强制力。具体而言,一旦国际原子能机构认定某地点“可疑”,将向伊朗提出核查申请。双方将有14天的时间协商。如果伊朗在此时间段内未满足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要求,八方委员会将在7天时间内评估,并投票做出裁决,伊朗必须在随后的3天内遵照执行。
伊朗一直强烈反对对其军事设施进行核查,西方则强调“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核查的必要性,可见最终协议的相关条款是双方妥协的结果。西方有人认为总共24天的核查批准周期,将给伊朗充足的时间进行隐蔽或转移。但比较而言,伊朗为尽快解除经济制裁,做出的让步更大:八方委员会中,西方国家占有5席,在投票中具优势地位。
可以预见,在伊核协议执行层面的新一轮博弈中,伊朗与西方难免会就“可疑地点”核查问题出现争执。倘若管控不当,可能会产生恶性循环——如果伊朗以军事设施敏感为由拒绝,问题上交八方委员会,裁决结果很可能对伊朗不利。伊朗如果执行,则可能会激化内部分歧;如果拒绝执行,西方将自动重启经济制裁。
中东 颠覆原有力量平衡
此次伊核协议的达成,影响深远。其一,赋予了伊朗按规定和平使用核能的权利,有助于消除西方国家对伊朗的疑虑;其二,协议打破了十余年的伊核僵局,是伊朗总统鲁哈尼任内的一大成果,为其争取连任赢得了民意支持,有利于在国内继续推行经济和社会改革;其三,在解除对伊制裁后,伊朗石油收入将提升,此前被冻结的大批资产也将解冻,伊朗将与世界金融体系建立联系,有望吸引更多投资,有利于振兴其经济;其四,有利于伊朗摆脱国际孤立,提升伊朗在地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将进一步改善伊美关系,使双方在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等领域开展更多合作。
美国全国美籍伊朗人理事会分析师马拉希告诉记者,伊核全面协议的达成使中东地区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战争,维护了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曾有舆论认为,如果伊朗跨越了核门槛,中东可能会有更多国家寻求发展核武器。沙特阿拉伯此前就曾多次暗示,如果伊朗研发出核武器,沙特也将寻求发展核武器以制衡伊朗。如果出现这种局面,中东地区将会陷入核军备竞赛,最终影响到全球核不扩散体系的维护。
马拉希认为,伊核协议的达成有助于美国和伊朗从敌人逐步转变为在该地区的竞争者。他认为,伊核全面协议的达成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美国中东政策出现变化,其意图就是要在中东大国间寻求一种制约与平衡。
在伊核协议宣布后,沙特政府仅发表了简短的声明,强调了严格核查制度的重要性,以及伊朗没有真正履行协议条件时尽快重启制裁的必要性。有沙特官员表达了协议对该地区可能造成影响的担忧,但他同时承认如果协议能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那这对中东而言意味着“好日子”。
伊核谈判延续十多年的过程,也正是伊朗积蓄最终谈判资本的过程。协议的签署,无疑是伊朗的历史性胜利。原有的地区力量平衡已被颠覆,原有外部干预力量的意志和能力大幅度下降,而伊朗在地区格局中的地位大幅度抬升,并已得到国际社会默认。
协议 全面考验以美关系
以色列政府对14日达成的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反应消极,在强烈批评国际社会对伊朗“让步太多”的同时,坚称以色列不受该协议限制。分析认为,以总理内塔尼亚胡的下一步动向值得关注。鉴于他与美国共和党的密切关系及其在伊核问题上一贯拒绝妥协的立场,内塔尼亚胡有可能与共和党联手扼杀伊核协议。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以美政府之间的关系将面临严峻考验。
综合内塔尼亚胡等以高官近来的表态,以色列反对伊核协议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协议未能规定彻底拆除伊朗核设施,甚至允许伊朗保留部分离心机,使伊朗得以保留核技术,成为事实上的核门槛国家;二是协议仅涉及伊朗核计划,未解决以色列的其他关切,如伊朗“支持恐怖主义”、大力发展弹道导弹等远程运载工具及伊朗威胁毁灭以色列等问题;三是协议使伊朗得以逐步解除制裁,其经济将得以恢复,伊朗将有新的资金发展核计划及支持其在本地区的反以盟友。
实际上,伊核协议对以色列也有积极意义。《耶路撒冷邮报》就分析说,伊核协议尽管不完美,但也不是世界末日。在以色列的公开和秘密努力下,伊朗至今仍未获得核武器。分析还说,即便伊朗将来不遵守协议,以色列和国际社会仍有机会对其进行反制。
内塔尼亚胡为阻止伊朗核协议的达成,曾于今年3月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反对伊核谈判,公然挑战奥巴马政府的中东外交政策。内塔尼亚胡在伊核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导致了他与奥巴马政府关系的长期紧张。伊核协议的达成很可能将进一步冲击以美关系。
希伯来大学中东问题专家谢米·沙勒夫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内塔尼亚胡政府阻止伊核协议付诸实施的唯一途径只能是依靠共和党掌控的美国国会,藉共和党之手打掉协议。但如果内塔尼亚胡联手共和党,试图让奥巴马非常重视的这一外交成果成为后人的笑柄,则很有可能彻底葬送他与奥巴马政府的关系,也必将遭到后者的反击。
在奥巴马与内塔尼亚胡14日晚进行的电话交谈中,奥巴马向内塔尼亚胡许诺美方将向以色列提供更多军援,全面升级以色列国防军的进攻与防守能力,进一步确保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绝对军事优势。奥巴马还表示,将于下周派国防部长卡特前来以色列就此提议与以方举行会谈。以色列会否接受美方“安抚”,降低反对伊核协议的调门,甚至改变在此问题上与奥巴马政府的对立态度,目前尚难预料。
(据新华社、《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