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7版:乐活人居·品位

从家族收藏出发的年轻人

  清初画家石涛曾语:“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当艺术史及社会学学者将他们的目光从艺术家身上移开,转入艺术家所在的社会结构时,一个观念逐渐明晰:艺术并不仅仅属于艺术家群体的创造,在其身后总会有无数收藏家的身影。他们以手中的权力、财力、品位与勤奋,将中国艺术一代代递藏至今,甚至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如张学良之于张大千、郭沫若之于傅抱石、陈立夫之于潘天寿。他们之间的恒久张力,造就了历史上的艺术世界。

  同样,谈及当代的艺术品收藏,这三个维度的变化是我们不可忽视的语境: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富人士、自1992年兴起的艺术品拍卖业、自上世纪80年代发端的中国当代艺术。历经二十年的发展,这三股力量相互作用。在全新的背景下,改革开放后崛起的一批收藏家大致完成了他们的收藏体系。如今,收藏家的后代又将从父辈的收藏出发,收藏一个新时代。

  新藏家的时代已经到来。他们不再是父辈身后面目模糊的一群。过去的一年,年轻而颇具影响力的藏家周大为第二次参与举办ART021艺博会;出生于1987年的林瀚,其私人美术馆M-WOODS藏品之精已为人所瞩目。韩回之有了一个新的角色:韩天衡美术馆艺术总监,为策展和学术交流忙得不亦乐乎。吴亦深在曾祖父诞辰120周年之际,与徐涵明一同策划了 “梅景书屋师生画展”。而对于另一些年轻藏家,过去的一年或许并不那么具有标志性意义,但也能够以去年的几次重要的艺博会、春秋两季此起彼伏的拍卖作为收藏途中的标注。他们正用不同于父辈的收藏亮明自己。

  “锐利、时尚,和当下的意识形态有很强的互动。”这是中国嘉德拍卖油雕部主管李艳峰对接触到的年轻藏家的看法。在他看来,老藏家一般收藏古代的东西,与前人有关。对于年轻藏家,收藏古代画作是一种情结,随着他们的财力提升,依然会继承父母的衣钵收藏经典作品。但成长于全球化时代的这一代将会有更为宽广的世界观、更贴近前卫的艺术浪潮,将来他们的观点也将左右未来艺术品市场的进程。

  影响已经显现。去年,苏富比在伦敦举办了一个孩子的聚会,至少30个东欧家庭参加了聚会,其中有一些是新来者,其中不乏极具竞争力的年轻收藏家。而在国内,匡时拍卖早在2012年便启动了“两岸三地青年收藏家邀请展”及论坛,用这种方式接触和了解年轻藏家。“年轻收藏家的审美趣味甚至开始影响到拍卖行作品征集的方向,中国艺术市场变化非常快,年轻收藏家钟情哪些风格的艺术作品,会给拍卖行带来一些指引,让拍卖行相应地调整征集方向,这在油画方面已经有所显现。”匡时拍卖副总谢晓冬曾这样说道。这家拍卖公司已经于2013年建立了青年收藏家俱乐部,还为他们举办邀请展与论坛。他们在这方面的布局源于这样的认识:未来的市场还要看年轻人。

  孙行之


浙江日报 乐活人居·品位 00027 从家族收藏出发的年轻人 2015-07-16 浙江日报2015-07-1600015 2 2015年07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