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前程

坚持改革创新 推进均衡优质 提高教育水平

德清率先在全省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坚持改革创新 推进均衡优质 提高教育水平

  德清率先在全省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本报记者

  201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校车运营管理试点地区;

  2012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

  2013年,被确立为全国唯一中国教育基金会——戴尔“互联创未来”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应用区域试点县;

  2014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第三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首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入围单位;

  2015年,成为全省首批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13个县区之一。

  ……

  这是德清县“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描绘的教育现代化奋斗目标,也是教育工作留下的坚实印迹。德清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教育工作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的理念,将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县作为强县战略的奠基工程,建立教育五项制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惠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加大资金投入

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现代化的教育要有现代化的学校。2012年~2014年,德清全县教育经费总投入31.5亿元,年平均增幅14.45%。3年实施教育工程项目47个,涉及全县各乡镇,建筑面积20万余平方米,完成投资6亿元。目前,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95所,39所幼儿园中有省等级幼儿园35所,在等级幼儿园就读的幼儿占比达97.2%;36所义务教育学校中有34所创建为省标准化学校,标准化学校达标率达94.4%;1所特殊教育学校覆盖十五年特殊学生免费教育;4所公办普通高中有3所为省特色示范高中,1所民办高中是湖州市优秀民办学校;2所职校均为国家级重点中职技工学校、省以上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2所乡镇成校均为省标准化成校。

  现代化的学校要有现代化的设施。根据《德清县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装备五年总计投入6000万余元。在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校校有塑胶运动场、校校开通校园网、班班配备多媒体、专任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教育管理平台和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实现了“千兆到校、百兆到班、无线覆盖办公区域”的目标,教育信息化运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中小学校图书馆(室)均与县公共图书馆联网,实现了县域电子图书共享。全县校园均建有警务站,配有专职保安和安保器械,并实施数字化管理。

强化队伍建设

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优秀的教师队伍首先是一支师德高尚的队伍。德清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和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师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将师德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性评价体系,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每年组织开展“学生评教师、家长评学校、社会评教育”活动。

  优秀的教师队伍必须是一支业务精湛的队伍。德清结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全面提升教师的培养层次,幼儿教师在大学专科及以上层次培养,小学教师在大学本科及以上层次培养,中学(中职)教师加大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的培养力度。扩大教师对培训的选择权,强化中小学新任教师培训、教师岗位培训、在职学校干部培训,按规定组织完成5年一个周期每个教师360课时的培训任务。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强化骨干教师层级培养体系建设。依托省特级教师协会德清工作站,办好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建设一批省级特级教师和名师工作室。每两年组织全县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的在职在编教师参加教师业务专业知识考试,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专业水平及专业技能的依据之一。

  优秀的教师队伍应该是一支结构合理的队伍。德清制定完善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交流实施方案,加大骨干教师和校长交流力度,鼓励城镇学校的骨干教师和校长向农村学校流动,符合条件的骨干教师年度流动达15%以上。义务教育学校新任校长应有在2所及以上学校任职的经历,建成区的义务教育学校新任校长还应有农村学校工作的经历。为促进城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在新招聘中小学教师时,注重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配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做实教育惠民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在著名的避暑胜地莫干山,有一个莫干中心学校。该校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学校,按照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求,该校于2009年异地新建,办学条件达到省一类标准。该校依托莫干山竹林环境,探索竹文化融入教学工作,形成了竹竿舞等特色课程。同时,该校为山区孩子提供校车接送、校园直饮水等服务,山里孩子享受与城里孩子同样的教育服务……

  莫干中心学校,只是近年来德清做实教育惠民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们德清县坚持把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按照‘城乡一体、学段统筹、轻负优质、科学和谐’的工作思路,在学校布局、资源配置、内涵提升等方面多管齐下,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德清县教育局局长任桂荣说。据介绍,该县于2012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2014年年初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命名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2014年,该县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城乡体制改革试点县,目前正在积极争创省教育现代化县。

  健全招生制度,确保起点公平。德清县幼儿园布点到村,57个村教学点均为市标准化教学点,满足幼儿在“家门口”入园需求。义务段学校实行对口或划区域招生,2011年起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阳光招生。高中段学校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名额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政策,2010年起全县高中定向招生名额达到招生计划的50%以上。县内学生、新居民随迁子女按同一政策、同一标准升入高中。2015年起,高中招生取消“三限生”。新居民随迁子女2015年起实行积分入学,按照公开学位数量、公开积分条件、公开积分体系的要求,保障新居民随迁子女规范有序入学。

  完善帮扶机制,确保人人有学上。全面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学前段减免低保家庭子女和残疾幼儿保教费,义务教育学校推行困难学生爱心营养餐,依法给予普通高中学生和中职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十二五”期间,先后对475名贫困大学新生集中进行慈善资助,每年对县内近200名失依儿童予以资助。2015年起,由县人民教育基金会每年安排10万元作为教育特别救助资金,用于解决孤儿,因病、因灾、因残或单亲等特困家庭子女“吃、穿、睡”等实际问题。发展特殊教育,形成了轻度残障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中度残障特殊学校就读、重度残障送教上门的特殊教育体系。县域内残障适龄少年儿童全部享受免费教育。“送教上门”工作得到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务院相关部门也到德清进行工作调研。2015年下半年,德清的特殊教育将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十五年全覆盖。德清还构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十五年就学保障体系。

  建设“放心工程”,构建校园安全体系。2009年起,德清就实施校车工程,2011年成为全国首个校车接送县域全覆盖地区,并成为全国六个中小学校车运营管理试点地区之一,校车工程获评2011年度浙江省“十大民生工程”。目前,全县96辆“国标”校车专车接送6800多名小学生上下学。此外,该县还先后实施了放心食堂、放心小店工程、“双水”工程、校园无偿托管等实事项目,很多都在全省推广。

深化教育改革

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近年来,德清县积极探索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省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为契机,鼓励和引导各校结合实际开发开设校本课程,在民俗文化传承、有效教学研究、校园特色培育等方面作了一系列探索。

  德清县的乾元中心小学,这所60%的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特色学校,从2011年9月起,就开设了民俗游戏课,抖空竹、跳皮筋、翻花绳、撇三角包、抢七子、跳房子、滚铁环、跳竹竿等十几个民俗游戏项目融入校园,剪纸校本教育先后被《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德清高级中学,全面落实选择性教育理念,以“生涯教育”为载体,成立学生指导中心、学习成长共同体,并建立了多元化评价体系,从2012年起,把生涯规划课作为高一学生的必修课程,引导学生从人生发展的角度,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将自己的未来发展与当前的学习密切联系起来,在激发学生学习驱动力、明确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该校成为全省首批省一级特色示范普通高中。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是德清教育人共同努力的方向······

  为了发展,德清坚持教育改革创新。为适应全县城乡体制改革试点和教育发展需要,德清大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2014年起,着力推进四项改革任务。一是建立健全城乡教育设施标准、人员编制、工资福利三统一机制,统一城乡学校教育装备配备标准,实施了“美丽校园”后勤保障精细化管理专项行动;城乡学校统一按各学段县镇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教师,全面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城乡教师在绩效工资项目与标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方面实现统一标准;二是建立城乡教育资源统筹配置机制;三是探索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机制;四是探索建立民资投资办学机制。

  为了学生,德清坚持教育品质发展。幼儿教育方面,积极构建德育、健康、安全教育课程,搭建幼儿园特色亮点展示平台,每年举办园长论坛、版面展览、现场观摩等特色亮点展示活动,形成童话、科普、剪纸、绘本阅读、体艺活动等办园特色。义务教育方面,实施小班化教育改革试点,积极探索研究小班条件下的教育教学规律,着力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高中教育方面,按照“适当减少必修,切实增加选修”的要求,制订实施方案,做好选修课程开发开设工作,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职业教育方面,依托“德清县职业教育联盟”,开展“省中职学校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改革试点。强化学生德育管理,结合德清道德之乡、游子文化、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形成了“开学第一课、毕业加一课”道德教育、民俗文化、实践教育等品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涌现了全国优秀青少年代表仲红丽、全国最受关注孝心少年、浙江骄傲年度人物徐煜岑等一批先进代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德清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实施走班教学等课堂教学新模式,筑牢有效教学基础,切实提高育人质量。德清还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家委会,并通过县、校、年级、班级四级家委会,开展多项活动,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合力育人机制。

  为了学校,德清坚持校园特色发展。在学校文化创建方面,德清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德清县学校文化建设示范学校争创活动方案》,稳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2012~2014年,共争创省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13所,省、市绿色学校10所。广泛开展了校园文化进课堂活动,其中,逸夫小学的“中华诵·经典诵读”和乾元中心小学的民俗教育等特色教育活动课被中央、省、市媒体广泛报道,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激发学校自主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全县学校积极实施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2014~2016年),制定学校章程,修订完善各类制度,强化依法治校。德清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发展性评价办法,引进“增值评价”方法,根据学校在促进不同情况学生进步方面的努力程度和实绩,形成综合奖和质量、管理、创新三个单项奖两大序列,引导学校特色优质发展。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为社会评价教育工作建好平台。

  “展望‘十三五’,德清将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提升发展内涵和质量为中心,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依法治教和依法办学为保障,进一步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德清好教育。”任桂荣说。


浙江日报 前程 00011 德清率先在全省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2015-07-16 浙江日报2015-07-1600006;浙江日报2015-07-1600009;浙江日报2015-07-1600011;浙江日报2015-07-1600012;浙江日报2015-07-1600016;浙江日报2015-07-1600014;浙江日报2015-07-1600015 2 2015年07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