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政治纵深

宁海创新选育农村后备干部——

田野上的千人计划

视野更开阔

  核心提示:

  在城市化浪潮下,乡村精英人才流失严重,给基层社会治理、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造成不小影响。针对基层干部青黄不接、选拔渠道狭窄的难题,宁海拓宽选才视野和渠道,规范选拔、培养、考核机制,集中选育千余名村级后备干部。这一充满泥土味的“千人计划”,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样本。

  从宁海县城出发,翻越50公里长的盘山公路,海拔450米的大山深处,孤零零地坐落着深甽镇岭徐村。村口的山体公园中,一块由当地百姓筹资竖起的石碑引人瞩目,上面镌刻着村民撰写的《兴岭志》。

  “六百年山村一朝巨变,七百余乡民世代相传。”这句话,道尽了村庄发展的艰难,也倾诉着村民的感慨。在他们心目中,这个山村的巨变,与回乡任职的村党支部书记徐斌峰密不可分。

  徐斌峰,曾是宁海县千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的一员。经过组织精心培养和自身不懈努力,他迅速成长起来,带领村民改变了岭徐村贫困落后的面貌,今年初入选省里的“千名好支书”。

选人,

视野更开阔

  整洁宽阔的水泥道路在村内延伸,粉墙黛瓦的农家小楼令人悦目。青山环抱的岭徐村,水田漠漠、夏木阴阴。孟夏雨后,老人们三五成群,倚栏闲坐。谁能想到,这个养在深山的秀美村庄,4年前还是个脏乱差的穷山沟。

  那时,村民以养猪为主业,整个村庄几乎被猪圈包围,许多村民难以忍受脏乱,纷纷外迁居住。

  “要不是斌峰书记,我们村哪有这变化!”村民们说。但他们不知道,徐斌峰回村担任支书的背后,是一次选人用人机制的创新。

  时任深甽镇党委书记的应培杰记忆犹新,当时岭徐村难题一堆,而且适逢老支书卸任。“谁能挑起大梁,带领村庄发展?”在外出创业人员新春茶话会上,当应培杰见到在宁波办机械公司的徐斌峰时,不由得眼前一亮。

  针对当时农村后备干部只由少数村干部推荐、只在本村生活的村民中遴选,难以选出合适人才的窘境,从2008年开始,深甽镇试行集中选育村级后备干部,将视野拓展到在外创业的村民。

  为排摸人才,乡镇干部们走遍一个个村庄,向村民宣讲选拔事项;编写一条条招贤短信,发送给外出流动党员、务工经商人员;叩开老干部、老同志的家门,征求合适的人选。经提名推荐,徐斌峰成为村级后备干部的一员。

  在村级换届选举中,徐斌峰顺利当选村支书。他将公司交给朋友打理,回到了村里。面对遍地猪粪的村容村貌、债台高筑的财务状况,徐斌峰带头筹集50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修水库、拆猪棚、清河道。3年时间,宽阔的村道、生态公厕和文化休闲广场相继落成,村债早已还清。眼下,徐斌峰正谋划高山樱花基地,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带领村民更快致富。

  如今,宁海18个乡镇、街道都已开展村级后备干部推荐比选工作,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善于做群众工作、“双带”能力强作为重要标准,注重从致富带头人、种养殖大户、优秀外出务工人员、企业经管人才、群团组织负责人、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等重点人群中选拔。

  在选拔过程中,各地充分尊重民意,采取提名推荐、个人自荐、联名推荐、组织推荐等方式,重点听取村级组织成员、党员、村民小组长、老干部等意见,召开村级组织班子联席会议,以无记名投票产生人选,并经公安、纪检等部门核查。

  眼下,县委组织部已确定1005名村级后备干部,其中党员528人、大专学历以上188人、35周岁以下356人。他们借鉴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将这一工作称为田野上的“千人计划”。

  更多优秀人才,从此进入组织部门的视野。“有能力当然重要,但绝不是选拔的唯一标准。”宁海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胡小锋说,他们特地定了几条选人用人的“红线”,在一定期限内曾被判处刑罚等5种人员,以及存在煽动群众闹事等8种情形的,一律不得入选。

育人,方向更明确

  上个月,西店镇铁江村村民邬双海,接到了“村务助理”的任命。对曾在一家上市公司当过副总经理的他而言,这个头衔反而来得不容易。

  去年底,37岁的邬双海早就有回村任职的想法,听说镇里公开选育村级后备干部,便找到镇里毛遂自荐。由于群众基础扎实,邬双海顺利通过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他没想到,这只是第一步。

  在联村干部和村干部谈话考察时,他对村庄发展新思路、为民服务新方法等问题,当着旁听村民的面一一作答;紧接着,他又经历了村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表决和测评;作为后备干部拟任人选,经5天公示并经过3个月考察期后,他才入选。

  “村干部对一个村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我们不得不慎重,必须当面考察人选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胡小锋说,前些年发展势头良好的黄坛镇弘杨村,由于原村主任因经济纠纷被判刑,村里工作一落千丈,成了软弱后进村。

  面对村级干部队伍老化严重、青黄不接的现状,既要拓宽视野选拔人才,更要精心教育培养。宁海针对每个后备干部的特长,确定培养目标,建立成长档案,通过结对帮带、集中培训、设岗定责等举措,使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

  捧着学习材料,邬双海重新进入课堂,学习上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农村工作应知应会、探求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同他结对,带他进村入户走访、调解村民矛盾。“做群众工作,得付出真感情。”邬双海说。

  村里的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是上级为邬双海设的岗位。上岗才1个月,他已对所有河道的卫生情况、易出现垃圾死角的地段了如指掌。他借鉴企业7S管理方法,制定了卫生管理细则,并发挥当地产业优势,准备打造一个牡蛎产业特色基地。

  像邬双海一样,每名村级后备干部都由上级安排工作岗位,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特别是结合百村立功竞赛项目、“五水共治”等重点难点工作,给后备干部交任务、压担子。有的后备干部还到乡镇、街道上挂职锻炼,有的到强村和骨干企业实践培养。在刚刚结束的抗台工作中,他们冲在前列,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为表现出色,邬双海担任了专为村级后备干部而设的村务助理,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用人,活力更充足

  4年前,45岁的王爱青回到胡陈乡岙里王村,心里却满是纠结。

  当时,她正在天津的家族企业里帮丈夫打理生意。一头是镇里催她回村竞选村委会主任的急电,一头是红火的家具生意,怎不让人为难?但身为村级后备干部,怎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待?一咬牙,她独自回到家乡,住在自家老宅里。

  当选后,王爱青更感到了肩上担子的分量:村民大多务农或外出打工,缺少创富门路,靠零散地种点茶叶和猕猴桃增收。

  绿水青山进入经商的头脑,创意很快迸发。在王爱青的发动下,村里流转来200亩山地,还将村民的猕猴桃林集中起来,建起猕猴桃园,成立彩云果蔬专业合作社,动员村民入股,统一管理、销售。去年,村里猕猴桃丰收了,她又利用人脉资源,解决了5万斤果品的销路,为村里增收40余万元。

  对自己在乡村的坚守,王爱青说:“村民这么信任,让我回来,怎么能不好好干?”

  换届选举时,村党组织优先从后备干部中推荐人选,并探索跨村任职等办法统筹使用。仅这两年,就有29人担任村主职干部,100多人进入村两委班子。

  在胡陈乡,两名从后备干部中脱颖而出的村干部,深受村民好评。

  一直办企业的赖其印,4年前出任大赖村村委会主任。为推进旧村改造,他长期入户走访,甚至去外地做务工经商村民的工作,一年内完成310多户拆迁。而企业却因疏于管理,损失200余万元。

  自从来了村委会主任苏林贝,岔路村变了样。为筹集建设资金、还清集体欠款,她四处跑部门、争项目,两年内建起村综合楼,完成自来水工程、污水管道建设。

  在采访中,不少后备干部流露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努力做出成绩,就会被淘汰。”目前,宁海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信息库,各乡镇、街道对他们实行动态跟踪考评,并组织党员、村民代表每年对后备干部进行民主评议,联村小组每年进行评定,对不合格的后备干部进行动态调整。

  今年春节,大赖村外出创业青年收到了一条短信:“人不分内外,改善家乡民生,愿我们一起同行!”发送人正是赖其印,在他动员下,已有几个年轻人回乡,参与后备干部选拔。

  这片曾经孤独的土地上,正萌生出新的活力和希望。

  ■ 专家观点

  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王侃:.宁海县创新培育村级后备干部的做法值得肯定。一方面拓展了组织部门选拔基层干部的视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农村“熟人政治”、宗族势力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使基层干部的培育方式更为规范、完善。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后备干部在群众中的基础,做好能力培养与民主选举的衔接,让这些干部既符合党的要求,也受群众欢迎。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 00017 田野上的千人计划 2015-07-16 浙江日报2015-07-1600014;3946121;浙江日报2015-07-1600017;浙江日报2015-07-1600012;浙江日报2015-07-1600019;浙江日报2015-07-1600021;3947773 2 2015年07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