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医托 着眼长远
丁谨之
近日,北京警方成功侦破一起特大“医托”诈骗案,抓获涉案嫌疑人150名,其中“医托”80余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60余名。近年来,相关部门曾多次出拳治理“医托”,运动式的治理往往在短期内奏效明显,但很难巩固、扩大治理成效。
“医托”是医疗信息不对称、医疗资源不均等的产物。外地病人缺乏识别能力,就医心切、顽疾难治,为“医托”提供市场。而与“医托”相勾结的医疗机构,并不都是“黑诊所”,其中还有一些是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医托”之所以屡禁不止,正因这些医疗机构未受严厉惩处。
可见,整治“医托”,需多部门联合:公安司法机关需加大治理力度,医疗机构的主管部门更应加强日常监管,完善医疗信息的发布制度。长期来看,提高地方医疗水平,逐步实现医疗资源均等化,才是清除“医托”的最有力手段。
整治医托仅是当前社会治理的小小缩影。如今,短期化的专项整治一个接一个,却往往缺失了必要的常态监管制度,未形成长期整治的高压态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导致社会痼疾难以根治,也让不法分子存在侥幸心理。重拳整治是解决突出问题的必要手段,但若要标本兼治,更需着眼于制度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