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好学

一篇《出师表》 一片谢师情

  记者 张丹丹

  县委报道组 洪建坚 许乾虎

  本报讯 浦江一位家长用一篇自己创作的《出师表》,经由书法高手精心誊抄,作为毕业季礼物,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为什么会想到这样的一份礼物?这位爸爸名叫汪文轩,他说,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前不久举行了一次亲子露营活动,因为孩子和同学、老师的感情很好,女儿在谈到即将毕业离开时留下了不舍的泪水。女儿的老师金瑜娇把这个感人的片段,通过微信发给了汪文轩。

  回想起女儿在幼儿园健康、快乐的3年,汪文轩很是感慨,所以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出师表》,“我打算作为谢礼送给老师,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壬辰年秋,慕新华之名,送女求学之。初,不适,哭而闹之。幸得金、胡二位仁师百般慰藉,后心静,喜之。弹指三年去,出师在即。既深得孔孟礼仪之道,又习众多才艺傍身!起舞之姿,虽无昔日甄嬛惊鸿舞之艳,却足以快慰为父之心!窥车马炮之世界,无比孙武、诸葛之运筹帷幄,亦能浸身其中、自得其乐!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纵万语千言,难书感激之情!惟作此表以记之,拜而谢之。

  乙未年夏汪子若之父文轩敬上

  这篇《出师表》虽然算不上文采出众,但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为了郑重其事,汪文轩特意将《出师表》制作成锦旗。后来因为字数太多不合适,他又委托了浦江书法家协会的老师精心誊写了一份。

  这份特殊的礼物,对金瑜娇老师来说,既感动,又轻松。她告诉我,为人师表,照顾学生是应该的,并不需要从家长那里得到什么好处。但有时候一些家长的热情让她觉得很为难。因此,对于这份礼轻情意重的《出师表》,金老师特别高兴。

  金老师说,幼儿园的老师和校方都要签署协议,坚决不收家长赠礼,这个规定已实行了四五年。

  ■ 采访手记

  可贵在真情

  可贵在真情。《出师表》写得简单,但真情流露。

  更可贵的是,用真情换来的真情。这位爸爸说,女儿每天上学,园长和老师都会在校门口迎接,能亲切地叫出每个孩子的姓名;老师们组织亲子活动,不仅忙前忙后,还有意识地带动爸爸们也融入孩子的校园生活;女儿很喜欢上幼儿园,因为每天都是开心的。老师的真情和付出,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与共鸣,没有比这更好的回报了。

  只有真情,才能换来真情。有的家长质疑教师群体素质良莠不齐,收受礼物,那么是否可以扪心自问,自己是否花费了精力关心子女、关注教育?有的老师埋怨家长不够重视、不懂感恩,是否可以先问问自己,是否对学生付出真心、付出心血?

  感情得以交流和共鸣,是人生一大快事。一篇《出师表》,不仅让家长表达了感恩、老师感到了快乐,更让我们这些看客感受到了美好的正能量。


浙江日报 人文·好学 00014 一篇《出师表》 一片谢师情 2015-07-13 3919477 2 2015年07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