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农林大一名学生办旅游公司

“穷游”走出创业路

  本报讯 (记者 黄宏 通讯员 陈胜伟) 入学时,还拿着贫困生补助;因为对旅游的热爱,大三时,他开了一家专门做大学生旅游的公司……靠着自强精神,浙江农林大学的王帅走出了一段崭新的创业路。

  2012年秋,王帅踏进了校门。那时,他还顶着个贫困生的“头衔”。为减轻家庭负担,他一到学校就开始了打工生涯:先是代理销售电话卡,又向学生老师推销保险卡、公交卡……“第一学期的生活费,是我自己赚的。”他自豪地说。

  大二时,王帅亏了本。心情郁闷的他为此外出旅行散散心。“手头没多少钱,深深地感受到了大学生旅游的不容易。”王帅发现,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外出旅游意愿强烈,只是苦于时间、经费等原因,难以实现自己的旅游梦想。

  2014年下半年,王帅与另外4名同学一起,注册了一家专门从事大学生“穷游”的公司,设立了自己的微信平台。他们承接的第一个“穷游”项目,是定价58元的“草莓采摘+自助烧烤游”。这个项目是王帅和团队成员为吸引人气而自行开发的项目,地点位于离校不到半小时车程的一个草莓基地,58元的定价,既包含了采摘草莓费、烧烤食材费,也包括了车费等费用。

  该项目因为价格低廉,迅速吸引了数百名学生报名,也让王帅和同学们忙了半个多月时间:宣传旅游产品、组织联系学生、联系草莓基地、购买食材、联系车子……顺利完成“草莓采摘+自助烧烤游”旅游项目后,团队的同学聚在一起计算利润,大家发现,虽然营业额还不错,但利润非常微薄。

  他们印刷的一批宣传单,在校园里散发,因为价格低,常常被人反问:“你们是不是骗人的?”

  虽然如此,不到5个月,王帅和同学们组织了近10次旅游活动……每一个都是“穷游”,价格也非常低廉,甚至学校的教师也成为他们的客户,参加他们的出游活动。

  现在王帅和他的团队已不满足仅仅针对农林大学的师生,他们把目标投向了下沙、滨江、小和山等高教园区,并组织了部分学生参加旅游。现在,王帅和他的团队已经组织3000多人参加了旅游,每月营业额保持在近10万元。

  虽然利润非常微薄,王帅和他的团队却仍在坚持:“经历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不管是否成功,我们至少努力过,将来不会后悔。”前不久,有一家风投公司找上门来,愿意给他们注入资金,这让王帅非常高兴。也许,机会就在眼前。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穷游”走出创业路 2015-07-13 3899586 2 2015年07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