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贵在创新
——黄岩智能模具特色小镇走访纪实
本报记者 秦正长
通讯员 曹小锋
七月的浙东黄岩,骄阳似火,空气中弥漫着灼热的气息。近日,本报记者随同几位省政府参事,走访黄岩设计中心、黄岩模塑博览城等,探访正在规划中的“黄岩智能模具小镇”。
黄岩素有“模具之乡”的美誉,模具产业在黄岩区已有近60年的发展历史。多年以来,经过政府的政策引导、企业的不断创新、行业的协同集约发展,黄岩的模具产业从低端制造向高端智造转变,从低小散的块状经济向高精尖的产业集群不断提升,黄岩已从我国的“模具之乡”成为全球知名的模具制造基地。
浙江精诚模具机械有限公司“梦工厂”四号车间,近日迎来了一批来自欧洲的“贵宾”:六台五轴联动一体式加工中心,在通透的现代化加工车间正式落户。此装备代表了目前世界最前端的精加工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加工优势。
“设备总投资一个多亿元,工件一次装夹就可以完成五面体的加工,配置上五轴联动的高档数控技术,可以对复杂的空间曲面进行高精度加工,适宜像汽车零部件、飞机结构件等现代模具的加工。”精诚模具行政副总经理陈福蓬说。
精诚模具只用了十多年时间,就完成了别人四十余年的技术积累,使中国挤出平模头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公司成立了“钢材热处理中心”“电镀中心”“原材料分析中心”“流道模拟实验室”等机构,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的孵化与投产使用,共催生出50多项专利技术、3项发明专利以及众多的技术改革。
精诚模具只是黄岩模具走向高端化的一个缩影,不少类似的模具企业经过多年积累,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同时却面临各种发展瓶颈,迫切需要一个崭新的平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眼下,黄岩人正在精心谋划“模具梦”,一个可实现黄岩模具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智能模具小镇应运而生。
按照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建设一批聚焦七大产业、兼顾历史经典产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的总体要求,黄岩区拟以模具产业为主,嫁接黄岩当地特色文化,辅以发展工业旅游和文化休闲旅游功能,在模具产业基础较好、历史人文特色显著的新前街道规划建设高端模具智造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据黄岩区政府相关领导介绍,黄岩智能模具小镇位于黄岩新前街道范围内,位于黄岩老城区以西,北临翠屏山脚下,南临82省道,东接黄岩经济开发区西工业园区,西临百丈高地,规划总面积约3.4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约1500亩。
当地主管领导告诉记者,建设特色小镇,关键需要创新。首先需要政策创新。三年要完成50亿元的投资规模,而黄岩目前年用地指标只有四五百亩,规划特色小镇用地压力很大。他们建议,国土部门能否预支用地指标,放水养鱼,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其次需要体制创新。如果没有体制创新,特色小镇建设就有可能走上“经济开发区”的老路。政府要着力研究如何启动特色小镇建设,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借力这个孵化平台,如何帮助大企业走上市公司之路。再次,需要技术与管理创新。模具行业中设计与加工是关键,而黄岩模具加工力量分散,如何整合,推动模具行业技术与管理的进步,关键还是看创新。
省政府参事、省城乡规划设计院院长陈桂秋持相同意见。
他说,特色小镇建设,要突出“创新”。目前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受委托正在编制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指导意见。规划是龙头,黄岩模具产业首先要做好产业规划。黄岩模具产业将来发展定位不能仅仅定位在国内,需要放眼国际,需要顶层设计。第二,需要做好黄岩模具产业的空间规划。黄岩模具产业的空间规划需要更宽广的视野。事实上,黄岩模具产业已经发展到了全国,乃至国外。黄岩模具产业的重点不能仅仅聚焦智能模具小镇3平方公里。智能模具小镇无非是产业代言人,要处理好模具大城与模具小镇的关系。第三,要做好智能模具小镇风貌特色的规划。模具本身充满艺术感,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智能模具小镇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要能充分体现这一点。
省政府参事王东祥认为,规划建设黄岩智能模具特色小镇,不能忽视产业转型升级这个关键问题;黄岩模具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一个更为明晰的定位与实施路径。全省特色小镇建设一条重要的思路,就是通过特色小镇建设,实现当地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省政府参事、原省旅游局副局长姚升厚建议,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模具特色小镇,能否发掘模具的旅游互动功能,利用趣味模具,吸引儿童参与动手。能否设立模具双年展,让模具企业选送趣味模具,参展、参评、互动。这既是技术积累,也是文化积累。
参事们还就黄岩模具设计基地的保留与新建、黄岩模塑博览城总部大楼建设的去与留等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