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万众一心 防台抗灾

探访省气象综合业务平台——

风在哪,追到哪

  本报杭州7月10日讯 (记者 李丹超) 整个晚上,省气象台科技楼6楼灯火通明。晚8时许,省气象台副台长罗玲在室内走来走去,脸上掩饰不住疲惫。“连续加班好几天,每天睡四五个小时。”罗玲说。

  30多名省气象台工作人员正在办公。“雨量实时监测,可精细到每十分钟更新一次。”罗玲手指降雨量卫星云图,上面布满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小方块。“这是在全省2000多个数据站实时监测基础上获得的信息,是一款精细化预报产品,可以显示0到6小时内全省的降雨量,10分钟刷新一次。”

  每年7月到9月,是台风影响的高频期。此时气象部门的技术人员就要聚集一起,实时跟踪台风的轨迹。要观测的内容很多:台风位置个头的实况、移动速度的动态、是否会加强的预测,还包括台风引起的风雨实况及风雨预报。

  应对台风最难的是什么?是精确预报。为此,省气象部门借助7部多普勒雷达、4部风廓线雷达实时捕捉台风的最新动向。如果某个地方遇到了强降水,那么省市县三级的监测预报预警综合业务平台就要发挥作用了。先自动发出警报信息,再跟踪发布当地预测信息。

  光有科技支撑还不够,人的作用依然重要。在省气象综合业务平台,墙面上挂着4个液晶屏:台风实时卫星云图,台风雷达监测云图,还有两个播放着“追风小组”的实时现场播报。

  “现在他们正和气象频道进行连线,追风小组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台风可能登陆地区的最新情况。”省气象服务中心首席气象服务专家马辛宇介绍,追风小组听上去是个拉风的名字,事实上却是被风拉着走,对台风而言,气象服务就要风在哪,追到哪。


浙江日报 万众一心 防台抗灾 00003 风在哪,追到哪 2015-07-11 3945566 2 2015年07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