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人文世界·艺文志

曾臻:艺术驿站新青年

  本报记者 刘慧

  这个夏日,一位还就读于中国美院油画系的90后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装进“第八感——曾臻油画个展”里,亮出了他的勤奋和对艺术的想法。

  “我不喜欢规定自己用什么风格去创作。”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这便是大学生曾臻艺术驿站上的“第八感”。

  漫步杭州听雨楼美术馆,环顾此次展出的作品,构思新颖,题材丰富,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曾臻的表现手法是意识流的,没有受到空间时间的限制。其作品富有空间感,画面中充满着对立与统一,并用油画这种媒介记录表现自己的即时感受,而这种即时感受也通过作品传达给观者。正如曾臻所言,他的作品,主要通过画面的意象来表现空间感,来表现古代空间与现代空间的对立,阐释微妙的感情意象——在《海的奇想》这幅画中,他将天空与大海置换,画面上部为波涛汹涌的大海,下部为蔚蓝的天空,通过这种置换引发观者的思考。而在《不明飞行物》这幅作品里,他又将苍蝇置于浩瀚的宇宙空间,通过“大”的美好的宇宙空间与“小”的丑陋的苍蝇形成对比,以此激起观者的思考与微妙的感情变化。

  “我从小就爱想象,脑子里总是天马行空,出现很多奇妙的画面。长大后,由于对艺术史还有传统技法,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后,刚开始反而被绘画本身给束缚了。”这位来自广西北海、生于书香世家的学生曾臻深有感触地说,无论怎样,艺术本是源于生活的想象。

  第八感让曾臻觉得有趣:画画的自由就是种自律,在勇于接纳传统的前提下去打破它,同时自由感受生活给他带来的素材与灵感——《成长》画的就是自己童年到长大的一些片段式记忆,但他却又把画面的右下角的那方空白,留给了未来。

  第八感让曾臻无比纠结:有时候画面的表达浮想联翩,却又那么不符合社会、不符合实际、更不符合我们的生活——表述自闭少女内心孤独的《深海少女》 在想什么,还有那幅不知云里雾里的《天梯》通向何方?这是种自由,因为任何的不实际画面都来源于实际,只是每个人的情绪性格不一样所致。曾臻说,一个人在心情悲伤时看到的笑是种讽刺,自然而然作品就充满讥讽。

  第八感让曾臻充满想象:想象不能代表创作,可创作一定离不开想象。这也是他《不明飞行物》和 《梦宇》 等作品创作中最为突出的亮点。

  油画,在曾臻心里,已成为一种情感和想象的表达方式。

  比如,他用油彩和墨汁一起画,用油彩和火一起创作,甚至油画笔都可不用,石头、粉末、纸巾、钢丝球,这些生活当中的物品,完全可以给我们带来传统笔不可能有的效果和可能性。“材料的突破,也是画面的突破。”所以曾臻的油画,百分之八十都是画在纸上而非画布,带给观者的是一种全新视觉。

  在中国美术学院绘画学院副院长井士剑眼里,“曾臻的绘画虽然还有些稚嫩,但此阶段正能看到他今后更多的发展空间,所以这次展览的意义,就在于保存艺术家在青年时的艺术面貌,在他身上找寻最多的可能性,让更多的人来见证他的才华与潜力。”这不仅是美院长辈艺术家对曾臻报以期望,而且更期望通过这次展览,他能完善自己的内心想法,在总结中成长——艺术家的成长就是一个对自己不断解读的过程,积跬步才以至千里。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艺文志 00019 曾臻:艺术驿站新青年 2015-07-10 3939201 2 2015年07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