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要闻

三门县健跳镇下街村——

缘何六成新建房属违建

  记者 吴崇远 包敦远

  近日,三门县健跳镇下街村的村民包师傅致电本报“治水拆违热线”(15968108035),反映这两年来,村里不少村民所修建的新房,绝大部分没有通过审批手续,属于违法建筑。“这两年省里开展‘三改一拆’工作,拆除了不少违建,但我们这里还有很多人顶风作案,实在是太过分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全村六成新房属违建

  包师傅首先带记者来到下街村一户正在建设的农居房前。“这幢房子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建设,未经任何审批手续,这种情况在村里还不少。”

  记者观察发现,这幢农居房是4层楼,约17米高,占地面积在200平方米左右,四周还搭着脚手架,窗户和外立面没做好,不过新房内已有村民居住。

  在记者的追问下,新房的户主林师傅坦言,新建房没有经过审批,确是违建。但他说,自己也是万不得已。林师傅说,这幢新房是在他们家老宅的基础上翻修起来的。“老宅是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木质结构小屋,因为这里靠近海边,气候潮湿,台风又多,房屋已破败不堪,几乎要塌了。”林师傅给记者看了老宅的照片,的确如他所述。

  有建房需求,为何不上报建房审批呢?林师傅的回答是,“不是我们没去申请,已经上报多次,但政府一直不给批下来。”他带记者来到自家楼顶,“你看,前面有好多新建的农居房,都是这两年造起来的,也都是违建,最夸张的一户还造了八层楼。”

  三门县健跳镇下街村村支书徐勤俭证实了林师傅的说法。“这些年很多村民有建房需求,但由于审批手续无法落实,村民只能自己翻修老宅。目前来看,全村有六成左右的新建房屋是没有经过审批就翻修或新建的。”

  危房拆建审批成难题

  徐勤俭说,下街村原先属于三门县六敖镇。早在2003年,六敖镇为了推进集镇建设,做了一份20万人口可居住的集镇规划,到2012年,原六敖镇还专门邀请专家对这份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报批,并且已经得到了批复。但2013年,三门县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撤销健跳镇、六敖镇建制,合并设立新的健跳镇,外加干部人事调动,这份总体规划一直到现在都尚未启动变更,给原六敖镇规划区内的几个行政村的危房拆建审批带来很大难度。目前,已经普遍形成一批未批先建的违法建筑。“另一方面,很多村民的老宅都是危房,急需翻建,我们统计过,光去年一年,就有15户村民新建了楼房,但因为拿不到审批,所以都属违建。”

  徐书记还告诉记者,虽然目前村民建房都拿不到审批资格,但在建房前,邻里四周都会和村委会干部坐在一起,签订好建房协议书再行建房。徐书记向记者出示了几份《邻里关系建房协议书》。不过,记者发现,这几份协议书中,并没有具体规定建房人新建房屋的高度、面积等信息,总体不够严谨。

  争取给建房户补办手续

  当然,邻里协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落实之前制定、尚未实施的城镇规划,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健跳镇负责城建工作的副镇长邱永平告诉记者,这份迟到的集镇规划图,的确给村民建房带来了不少麻烦。邱永平告诉记者,目前,新的健跳镇城镇总体规划图已在制定过程中,预计8月能完成定稿,之后就开始详细规划图的制定。最迟到明年年初,详规图能出炉,届时,村民建房的“绊脚石”就能被移走。

  那之前已经违建的房屋该如何处理?“前段时间,省‘三改一拆’督查组也来我们这里进行现场调研,督查组认为,村民新建楼房的确是在新规划图的范围内,但在建房程序上不符合规定。”邱永平告诉记者,目前镇、村两级干部已多次碰头商讨对策。结合下街村的实际情况,他们决定在新详规图实施后,对符合条件的建房户予以补办手续。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6 缘何六成新建房属违建 2015-07-08 3940856 2 2015年07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