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瓯江源头的高山小村——
清凉炉岙 “火热”一夏
见习记者 金春华 市委报道组 鄢鸣 潘枫
七月,当都市人感觉世同“流火”之时,在瓯江源头,有一个不到两百人的高山村,却宛如一个清凉世界。就因为这份凉快,让小村又“热”起来了!
这个村叫炉岙,位于丽水龙泉市兰巨乡东南一角。境内层峦叠嶂,山清水碧,瀑布争流,整个村落保留着大片原始森林。今年七、八、九三个月,这里将涌进四五万名外来游客。
村里人说,炉岙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地势宛如一个香炉,村子就在炉中间。自有人居住的三百多年间,这个“炉子”曾经面临人走“炉”凉的窘境,但从最近十多年开始,它却意外地越“烧”越旺。
卖木头
不如卖海拔
从龙泉市区出发,沿着安豫、际凤等乡村公路一路向南,我们进入到云雾缭绕的凤阳山腹地。
凤阳山,又叫“龙泉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有江浙地区最高的山脉。
行走在林海中,迎面的风带来一缕缕的凉意。绕过枫叶尚碧的官浦垟村,走过山天之际的际头村,带着一身的清爽,我们到了炉岙,村委主任季礼成正在村口迎接我们。
今年44岁的季礼成在龙泉市区搞了十多年的运输,如今在家里开起了3层小楼的“农家乐”。现在,农家乐光夏季3个月的收入已经接近他以前全年搞运输的收入。
“以前就是因为炉岙太穷,出去闯才能养家糊口。”季礼成这个村委主任在村里算是“年轻人”,很有自己的想法。
龙泉号称“浙南林海”,森林覆盖率高达84.2%,而在炉岙,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96%。季礼成说,早在2002年前,村里人都是靠山吃山,最后越吃越穷。他说:“我们把木头砍来卖了,一年最多赚4000元钱,如果拿来种香菇,一年也就1万元左右的收入,所以村里人基本都外出打工去了。”
1992年,凤阳山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阳山一带的村落全部实施了封山政策。季礼成回忆说,那时的炉岙人绝对没有想到,恰恰是“封山”之举成就了他们今天的富足。
2005年,正式对外开放的凤阳山景区凭着不可比拟的高度、不可复制的生态、不可替代的气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少“武陵人”就找到了这个隐藏在凤阳山景区大门口的“世外桃源”,他们喜欢这里的清凉自在。
4个头脑活络的村民,“收拾收拾”家里的屋子,搞起了“农家乐”。没想到一年下来,收入有七八万,是原来“卖木头”的好几倍。到第二年,这批山顶上的“弄潮儿”甚至筹办了一个农家乐协会,统一招待客人、统一管理餐饮、统一进行策划,让这个小“炉子”燃起了一瓣“新”香。
高海拔也有低谷时
平均海拔1200米,炉岙村占据了兰巨乡的“最高位”。
漫步在村里,除了处处可见的竹山林海,村里的“后勤基地”上亦满是浓浓的田园风味:李树、桃树、梨树、棕榈树,一步一个惊喜;南瓜、丝瓜、茄子、萝卜菜,在地里长得颇为旺盛;刚刚修剪过的土茶长出了新叶,把村子笼罩在茶叶香中。
季礼成介绍说,村里的“农家乐”在2012年5月1日达到顶峰。那天,全村家家户户挂起了“农家乐”的牌子。“林韵人家”、“鸿福居”、“林趣家园”……一个个简洁的名字中饱含了炉岙的风情和农家人的寄托。
但在那一天前,他们也曾遭遇“瓶颈”期。
随着龙泉旅游的快速发展,通往凤阳山景区的安豫线必须进行道路改建。为保住这一片原生态,龙泉市最终决定增加一倍多的投资,用全新的理念和技术建成一条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公路。为配合道路施工,2009年开始,凤阳山景区暂停营业。
这条路修了3年,对炉岙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我们的‘农家乐’当时主要是靠景区吃饭的,那里一停业,我们的生意就清淡了。”今年54岁的季根友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来我们这只有一条从安仁绕道的小路,很多人不知道,也有人嫌路远,这3年只能赚两三万元钱。”季根友说,这3年的萧条,让他们领悟到,不能光靠“大树”,只有“自力更生”才能走得更长。
新的机遇,来自于龙泉市的“旅游推进年”活动。2012年,炉岙村入选龙泉市重点培育的38个旅游特色村之一,并派出龙泉市财政局负责人担任该村旅游“第一书记”。
在旅游书记的指导下,炉岙村制订了打造“高山避暑度假胜地”的三年发展规划,开始走向转型升级之路。
如今,焕然一新的炉岙村,不仅吸引着上海、温州、台州等长三角地区的游客,还时常出现外国背包客的身影,避暑订单排满整个夏天,有些床位甚至被外地客人常年高价包下。
“我刚跟邻近的村子说定,他们种的菜有多少我要多少。”季根友说,城里来的人就是喜欢这一口。以养生养老游为支撑的民宿经济产业链还将附近几个村庄悄然联结在一起。
“瓯江源头
第一村”
在炉岙村的一个小山坡上,长着一棵郁郁葱葱的香榧树。树干需要3个成年人才能勉强围起来。龙泉市林业局在树上挂了块牌子,说这棵树有300多年的历史。村里老人不信,说香榧树生长缓慢,只有千年香榧才能长这么粗。
每年11月,村里百十来棵银杏飘黄的时候,村里会组织大家一起来摘香榧。季礼成说,这两年,村里每年都可以摘十三四箩筐、一千三四百斤的香榧,分给各家各户。摘香榧的日子和农历六月第二个寅日赶庙会,成为全村如同过春节一样的重要节日。
尽管村子离瓯江发源地——龙渊峡还有一定距离,村里人还是喜欢把炉岙叫做“瓯江源头第一村”。除了老香榧树见证的历史、1200米海拔体现的高度,村里人还会举出很多很多例证。
比如,村里有一座300多年的禹王宫。红墙黛瓦,门口有5棵两人围抱的柳杉。主建筑是一座不同于一般庙宇人字顶的高高飞起的阁楼,里面供奉了禹王、本村土地和吴三公。吴三公神像的腰部还长出了一朵香菇。
又如,村里有个猕猴谷,谷中有条瀑布。瀑布分三级,落差约70米,常年不歇,飞水激石,隆隆作响。谷里有3群猕猴,每天早上和中午会到瀑布底下的水潭里戏水;村里人数过,每群有五六十只。每年清明后,春笋上市之时,这些“泼猴”会成群结队地跑到竹林里偷笋;到了霜降,气温降低,山上食物减少,“泼猴们”会更大胆地来菜地里偷吃萝卜菜……
七拐八弯的小路豁然带我们来到了一片空地,地上铺着一大片箬竹叶,用中间破开的毛竹夹着。晒这些箬竹叶的人叫洪华梅。她的子女如今在龙泉工作,她和丈夫两人在家打理“农家乐”。
有人说,凭着炉岙的好环境,开个“农家乐”很简单,有房间就行。洪华梅家却把自家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房子借给了村里,用来开农家书屋、办活动。
去年7月,有个来自上海的葛女士,在炉岙避署时,就在洪华梅家的老房子里给村里的孩子们组织了一个“炉岙暑期读书会”,每天早晨组织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如今,这已成为这位“海上来客”与大山里的孩子一年一度的约定。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山谷里。这种淳厚朴素的民风才是炉岙成为“第一村”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