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不能忘却的国家记忆
——本报记者寻访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
本报特派记者 陈伟斌 何鑫
何苏鸣 张丽
卢沟桥上,数百条厚重起伏的面条石和形态各异的雄狮,见证了民族危亡关头,中国人民抵御侵略者时无畏牺牲的全力奋击。
宛平城南墙外,无数枪弹孔让所有来到此地的人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再次将悲壮烙印心头。
1937年那场发生在卢沟桥上的“七七事变”,既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更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时隔78年,如今安宁祥和的卢沟桥和宛平城,早已走出了战争的满目疮痍,成为中华民族铭记那段磨难的历史印记。
卢沟桥——
肃穆绝美中的抗战决心
北京城西南,距离天安门大约18公里,便是宛平城。
正对着的宛平城城西威严门外,一座横跨永定河的玉白色十一孔联拱桥,庄严肃穆。502只形态各异的石狮,坐尊于汉白玉栏杆上,雄视南北。东西桥畔各有石碑一座,分别记载着清康熙三十七年修葺经过和清乾隆皇帝亲题的“卢沟晓月”四字——这便是闻名遐迩的卢沟桥。
现在的卢沟桥,虽历经翻建,但依旧保留了大量原桥面条石的桥面。据世代生活于周围的老人们说,这坑洼凹凸的面条石,并非天然如此,而是三百余年来,无数次车流轮碾而成,这也让整座大桥倍感沧桑。
令卢沟桥闻名天下的,不仅是它的绝美,更是78年前,中华民族在这里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作为当时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演习,进而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挑起事端炮轰宛平城,“七七事变”就此爆发。
面对日军突然发起的炮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驻守于此的29军士兵随即据桥还击,奋起抗战。激战至7月29日晚,中国守军因力战不支,宛平城失陷。期间,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
如今,站在卢沟桥上,战争的痕迹几已不存。永定河水流平稳,桥西不远处,2012年通车的京广高铁飞驰而过,卢沟桥作为一百年前的原京广铁路的起点,见证着这些巨变。
宛平城——
抹不去的悲壮历史
事变发生后,当时位于城中心的宛平县政府,亦被日军炮弹直接击中。而在卢沟桥失守后,中国守军和由大学生组成的学生军,依旧与日军进行激烈巷战。
自西向东走下卢沟桥,宛平城的威严门跃然眼前。厚重的坚固城门,石筑的高耸城墙,将整个宛平城紧紧包裹,城楼上“宛平城”三个大字,庄严大气。
现今,整个宛平城的正中已建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迎接抗战胜利70周年,这座记录着那段抗战磨难历史的纪念馆,已经整修一新。
宛平城中,人气最旺的就是这里了。自1987年7月7日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截至目前累计接待访客2000多万人次。
从威严门进城,看不到高楼大厦。听自小生活在此的老人们说,整个城虽然都经过了翻修,但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风貌:砖瓦房、四合院、小院落与曲里拐弯的大小胡同,错落有致、原汁原味。
“整个宛平城恢复修建得很好,这座城池象征着中国军民抗击侵略的决心。”一位土生土长的居民告诉本报记者。随同记者一起前往探访的北京交通大学大二学生李林峰也感慨说:“这是战争给一座城、一个民族带来的灾难,也是无数战士用他们的顽强不屈给我们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累累弹坑——
坚固城池上的血战英烈
城东边的顺治门外,仍保留着当年事变后中日两军交战的痕迹。特别是南城墙上的累累弹痕,更是在向后人诉说着这段悲壮的历史。
“当年修葺城墙时,我们特意要求留下一部分弹孔墙,以此警示后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卢沟桥镇镇长郑福来对此记忆犹新。
坑坑洼洼的墙面上,密集的弹孔让这座城池更显威严与肃穆。抚摸着那高耸的弹孔墙,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那个曾经充满血雨腥风的战场。
当宛平城外的南苑失守,日军工兵部队用炸药轰开城墙的那一刻,就如同用一枚楔子撬醒了沉睡的东方雄狮。29军的将士们,用背上的大刀,砍向了一拥而入的日军。
这把大刀正是29军最为闻名的装备,后来作曲家麦新正是有感于这场战斗,谱写了耳熟能详、人人传唱的《大刀进行曲》。
时光荏苒,在这座已然安详宁静的城池背后,是英勇的中华儿女们前赴后继奔赴战场、拼死救国的无尽壮举。这段抵御外族入侵的血泪史,也将永远铭刻于每位国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