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砥书法艺术与观众面对面
熔古铸今 融通黑白
本报杭州7月5日讯
记者 刘慧
今天,在杭州劳动路上的精彩画廊,你会发现一种特别的黑与白——“当代书画精英系列展·熔古铸今——白砥书法艺术展”与观众见面,60余幅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构成了一个线条律动、古典雅韵的艺术天地。
白砥,新中国第一代书法博士,师从沙孟海、章祖安等先生。这一次,身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的白砥,用一件件或草或隶的书法,构成了一块块黑白世界。“我走进来,阳光与嘈杂都在瞬间被隔绝,美极了!”从广州带孩子来游学的何启华说,就等着看白砥现场露一手。
这时,射灯一盏接一盏投射到纸面上,通过白砥的笔,黑色的线条跳将出来,组成一个个汉字,让观众的心情愉悦。
观众问:“作为一个书家,传统在你心中有几分?”白砥回应:“比如我写过的孙过庭的《书谱》草书,便在我心中就占据着传统书家的分量。”再比如,陶渊明的《移居诗》、陆游的《云门独坐》《山月随人归》等,件件都是白砥倾心之作。篆、隶、狂草、二王、欧阳询、吴昌硕等各种书体、风格、笔意,在各个作品里被打散、被取用。
白砥说,“古”是书法审美中最富于传统内涵的美学词汇,书法的学习,只有从临摹古人遗留下来的经典碑帖开始。无论秦篆汉隶,还是魏碑唐楷,都是我们的源头活水。“与古为徒,以古为新,古到极致往往是一片明丽的新绿。”这正是熔古铸今所蕴含的现实意义,也是白砥书法探索所蕴含的现实意义。
临古,早已成为每个书法家的自觉实践。不过,临古在白砥的书法创作中,不同过程承担着不同使命。事实上,“融”与“通”是白砥书法探索30余年锲而不舍的努力。从今年开始,他将用10年时间,书写杜甫诗100首。之所以称其为百品,就是要一品一样,一品一格调,做到无一重复。
而这一次,“熔”与“铸”,“古”与“今”,便是“融”与“通”的延伸,白砥想说的,是自己书法探索永无止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