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熄灭燃烧千年的立窑窑火
石灰老板吃上“生态饭”
本报常山7月3日电(县委报道组 汪峻 胡江平 见习记者 赵峥琳) 6月底,常山县辉埠镇宋畈村汪土福开的石灰立窑被关停了,烧了近30年石灰的他转行搞起了旅游。今天,汪土福来到镇政府,商量租用原宋畈乡政府大楼发展民宿,他已与杭州客商谈妥,依托三衢山景区共同开发婚纱摄影基地,并在村里建酒文化博览园。
石灰石储量居全省首位的常山县,自宋代开始烧制石灰,直至今日开发利用石灰石资源还是当地经济的最大支柱,但其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同样巨大:粉尘弥漫、植被破坏、作物减产。用常山县委书记王良春的话来说,整治石灰石矿区,是为了保护钱江源头的蓝天碧水。2013年,该县启动蓝天三衢生态治理工程,整合矿山、关停立窑和钙加工生产线、整治轻钙和水泥企业等,每年工业产值减少10亿元以上不说,光用于关停和环境整治的直接投入就达1亿多元。
“天蓝了、水清了,呼吸都更顺了。”7月2日早上,太阳刚露头,家住辉埠镇宋畈村的汪水凤便翻箱倒柜地晒起衣物。离她家不远就是宋畈北窑群,晴天灰、雨天泥曾让周边农户连门窗都不敢开。而今,“蓝天三衢”取得阶段性成果,列入整治计划的81孔石灰立窑、142条钙加工生产线于6月底全部关停,标志着常山全面告别小石灰窑。仅此一项就可腾出能耗空间37万吨标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硫1.5万吨、氮氧化物4500吨、粉尘1万吨、污水1.1万吨。
燃烧千年的窑火熄灭了,地方的发展、百姓的生计怎么办?来到三衢石林景区,不是旺季却仍游客如织。谁能想见,这座衢州的母亲山就处在辉埠石灰石矿区的中心,还一度面临着被“吃”掉的危险。转型发展就从拯救三衢山破题。常山县相继投入6000万元用于景区开发,成功创下国家4A级景区,每年游客超50万人次。曾是“石灰老板”的刘小坑在山脚办起农家乐,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相似的,种菜、养羊、办农家乐、当导游,周边的农民纷纷吃上了“生态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