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招生互掐,两败俱伤

  丁谨之

  6月28日上午8时25分,微博认证的北京大学四川招生组发布一条微博,指责“某校”欺骗报考北大的考生。随后,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官方微博转发并评论北大招生组的微博,指责对方对报考清华的考生“许以重金”。

  高考发榜日,高校掐尖时。面对高分考生,这种“兄弟阋于墙”的戏码时常上演。恶性争抢生源的难看“吃相”,不仅严重损害高校形象,也反映出当前我国高校的数据政绩观。每当招生结束,各大高校都会对外公布“战果”,以招收状元、高分考生的数量论英雄。

  恶性招生的背后是高校社会声望与品牌价值的保卫战。名望高了,受到的关注多了,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也会多,自然就会成为众多高校中的“大哥大”。为了招到拔尖学生,不少高校纷纷出“奇招”,重庆一学校竟用火锅美女诱惑考生。

  反观哈佛、耶鲁等世界一流大学,最终录取率仅为6%至7%,学生进校后甚至还可以再另择他校。这完全赋予了受教育者选择的权利,学校也因此更关注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校对生源的重视无可厚非,但更应着眼于招生到毕业的教育全过程。对生源的争取,不该拼重金,应通过提升师资力量、教育质量和科研条件,赢得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招生互掐,两败俱伤 2015-06-29 3931056 2 2015年06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