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增加科技投入权重 强化要素倒逼力度

海宁优化亩产效益评价体系

  本报讯 (记者 李回雄 陈培华 市委报道组 李迪刚) 近日,海宁市的许多企业再次拿到了一份特殊的成绩单——第三轮亩产效益评价结果,感到评价更加精准了。作为全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海宁主动引领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企业实际,再次调整亩产效益评价体系和差别化用能政策。

  今年是海宁推行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的第三年。此前,海宁分规模、分行业把企业划为ABC三类,把依照亩产效益排序竞争获取资源作为市场调节的“无形之手”,把制订好规则作为政府调控的“有形之手”,各种要素叠加形成了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机制。

  记者在新鲜出炉的评价表上看到,本次评价范围扩展到了海宁全市范围内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工业企业,规上企业增加科技投入评价指标,科技投入权重占3%。值得一提的是,海宁进一步加大倒逼力度。对占地3亩以上的个体工商户和占地30亩以上销售收入达不到2000万元且亩均税收低于全市规下平均水平的企业,评价一律列入C类。今年以来,通过腾退低效用地、盘活存量土地等措施,海宁为优质高效项目供地64宗,计2067亩。

  同时,海宁对印染、制革前道、化工、扣板四个行业的B类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或税收电耗)超过行业80%以上部分的用电执行差别电价。

  每一处细微的调整,都力求科学。“我们在走访中,一些企业就设备设施进项税、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等提出建议,要求纳入计算范围。”海宁市经信局负责人说,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对全市9000余家企业摸底调查,并与市有关部门商议,对相关的差别化政策进行了调整。

  新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发挥企业转型升级“指挥棒”作用。在这一轮亩产效益评价中,浙江立德电器公司被评为A类。“我们准备冲上A+,技改投入少不了。”公司副总经理俞创华说,去年,公司投入450万元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亩均工业增加值达72万元。今年将再投入770多万元实施10万台卧式食品冷柜技改项目。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1 海宁优化亩产效益评价体系 2015-06-26 3929407 2 2015年06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