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中华美学精神的价值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自己丰富的美学资源和独特的美学精神。中华美学精神扎根于民族哲学的人生情韵和民族文化的诗性传统,确立了以人生关怀为内核、以大美情怀为视野、以美境高趣为旨归的中国式美学话语,聚焦为以真善美张力贯通、有无出入诗性交融为突出标识的民族化美学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因此,“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一重要讲话,为今天民族文艺和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加强人的精神建设

  涵育人的灵魂境界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对于加强人的精神建设,涵育人的灵魂境界,具有重要引领意义。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

  发现美,阐释美,提炼美,倡扬美,是美学的神圣使命和现实职责。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个人,都不可能离开对美的心向往之、神向悦之。美与人的灵魂直接相连,与人的境界直接相连,是人高洁心灵涵育和高远精神建构的重要要素。以整个人生为创美审美之对象,而不仅仅着眼于艺术,是中华美学尤为突出的精神品格。中华文化自古就有大人文的传统,追求天人相合、美善相济、出入相谐、有无相成,懂得欣赏珍爱自然、艺术、生活之美,重视美感愉悦的道德内蕴,洞悉成败得失的辩证统一,崇尚入世出世相洽的诗性交融,从而使得中国文化、哲学、伦理中都深蕴了审美的底蕴和诗意的情调,也使得中国艺术的审美追求常常逸出了艺术的小天地,超向鲜活的生命、丰富的生活、广阔的人生。境、趣、骨、韵、味、格等范畴,“美术人”说、“大艺术”说、“生活—人生艺术化”说等学说,都凸显了中华美学以艺术来品鉴人涵育人升华人的突出特征,凸显了中华美学审美艺术人生相统一的实践视野。

  今天,琴棋书画诗乐舞,不仅要从文人雅士的象牙塔中走出来,也应从考级炫技的异化中解放出来,使其成为实现人的爱美天性和完善人性的具体路径。同时,生活中也有丰富多姿的美,在实践中创造美的生存环境,提升物质产品的美感效果,包括人自我身体的美化,都需要正确而深刻的理论引导。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不仅艺术中如此,生活中也是如此。审美并不排斥感性体验和感官愉悦,但审美愉悦和单纯感官快适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审美愉悦不停留于感官层面,它由感官攀向心灵的天地,攀向精神的世界,由此不仅仅是一时的快感享乐或欲望释放,也具有深刻、深邃、持久的心灵感动和精神体认。

  蕴真涵善立美相贯通的中华美学精神,不注重从纯粹思辨去寻求人生真理,不崇尚向彼岸世界去寻求生命解脱,而总是从具体鲜活的生活中去创化体味身心的怡悦与精神的自由,倡导在最痛苦最艰难的生活中品出人生的甘美和诗意,从而将人的心灵和精神导向现实践履与诗性超越相贯通相统一的既热烈执着又高洁高远的至美境界。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指导提升艺术实践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对于提升创作、鉴赏、批评等艺术实践,具有重要引领意义。

  美学精神是艺术标准确立的重要根基,是艺术理想建构的重要尺度,也是艺术情怀提升的重要滋养。中华美学精神在艺术实践中的导向意义主要体现为:

  主张形神兼备,不唯形式至上。西方经典理论美学的标识就是审美的独立,主张美与真善的分离,主张无利害、粹情,这是西方现代美学确立的理论基石。同时它也为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的种种形式化、唯美化、非理性化预留了通道。中华美学在自己的发展中也吸纳了西方美学无利害论、情感论、生命论、形式论等滋养,但中华美学精神的基石是美与真善的贯通,其核心是蕴真涵善的美情观,其理想是超逸高远的美境观。因此,中华美学精神运用于艺术实践,倡扬的是内容形式兼具、尤以情趣境界为要的美感向度。它将艺术的目光引向了作品的情感与思想、风骨与襟怀等深层的内涵,使得艺术实践的主体不泥于华美的辞藻、眩目的形式,不流于肤浅的欲望、简单的宣泄。唯此,艺术活动才能“存正气”、“有筋骨”,不“当市场的奴隶”,不以“颓废萎靡”为美。

  重视情理交融,崇尚蕴藉隽永。中华美学以情为本,融情入象,援情入理,追求艺术的情趣和境界。崇真情、崇个性、崇韵味,以真情的流露和个性的凸显为艺术之真美。中国艺术的至境也往往不在写实,而是虚实结合,令作品韵味隽永、境界悠远。这种蕴真情的个性之作和富意境的韵味之作,正是避免“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机械化生产”和庸俗媚俗、简单宣泄的“快餐式消费”的重要保证。

  标举生生之美,弘扬诗性品格。中华美学精神承中国哲学之源,以生生为美,把天地万物都视为有生命的存在,崇尚艺术的生命情韵和诗性超越。中国艺术的构象其重心也往往不在一撇一捺,而更为关注作品的整体效果,强调画龙点睛、有机和谐,主张气韵生动、浑然天成。朱光潜和丰子恺都认为艺术有小艺术和大艺术之分,伟大的艺术和伟大的人生是相通的,突出强调了艺术引领人格升华生命的人生意向和实践导向。以艺育人,以文化人,是中国艺术和中国文化固有的优秀传统。由儒家的“六艺”到朱光潜的“人生的艺术化”,都强调了以艺术来涵育生命情怀引领生命超越的诗性旨趣。

  挖掘民族美学资源

  强化民族美学学理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对于挖掘民族美学资源,强化民族美学学理,具有重要引领意义。

  中国自古就有自己的美学思想和相关资源,但从现代学科的意义上说,美学则是“援西入中”的产物。20世纪初,“美学”的学科术语和西方美学理论引入国内。以德国古典美学为代表的西方经典美学的方法、概念、体系、形态等直接推动了中国美学的学科自觉和现代转型,同时对西方美学的过度崇信与依赖,一味依托西方美学原理、学说、方法等的简单照搬、生硬套用,致使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美学大有唯西方美学是瞻的状貌和民族美学虚无的心态;致使美学理论一度自娱自乐,缺失了扎根民族土壤的话语和精神,缺失了面向中国艺术具体实践和中国大众现实生活的活力和热度。民族美学的资源、话语、特点、脉络等未能得到充分的梳理,中国古典美学和现当代美学之间也存在着机械割裂的现象,美学理论未能有效切入民族艺术实践和大众生活实践,失去了其应有的思想启迪、价值引领、精神导向的作用。

  “中华美学精神”的概括,“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倡导,体现了对中华学术和中华文化的民族自信和民族风骨,也为当下的美学建设从根本上指明了方向。把握美学精神,就是把握美学的内核和神髓。我们应高度珍视民族美学的宝贵资源和优秀传统,深入梳理、阐发、践行中华美学精神,在古今中西融汇的广阔视野中,发掘传承,弘扬推进,积极推动当下民族美学的理论原创,强化民族美学的学理建构,真正形成与西方美学的深度多元对话,使中华美学能够真正立于世界美学之林。

  【作者为浙江理工大学美学中心主任、教授】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中华美学精神的价值意义 2015-06-26 浙江日报2015-06-2600009 2 2015年06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