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进行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周政文最初在贵州铜仁学院教物理,因为爱好书法,便坚持开设了书法课,从中发现了这些艺术新苗。但这些学生“首先是文化基础不是很好,特别是外语,要考中国美院,就更难。其次是家庭经济困难,尤其要负担所有的费用,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天文数字。”
展览开幕的当天傍晚,周政文坐在同学们专门为他挑选的杭州“农家乐”里,感觉就像贵州铜仁乡下老家一样。
“周老师,敬你一杯!”吴常青起立将酒杯举过头顶,那一滴一点浸入心中的美酒,此时仿佛链接成一条艰辛的求学之路:2002年,吴常青、刘文林,冉明3位同乡闯进杭城赶考,虽然3人专业均有不错的成绩,但由于外语不好,只有吴常青一人中榜,成为15人中第一个考取中国美术学院的学子。
命运就这么捉弄人——吴常青的家乡贵州沿河县夹石镇是全国贫困县中最贫困的乡镇之一,全家仅靠父母种田维持。当吴常青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母亲说:“家里只有100元。”此时,读完师范还没还清贷款的吴常青,只得打电话向周政文求援。“你先到铜仁来再说吧!”就这样,吴常青带着母亲给的100元赶到了铜仁。那时正值学校号召师生为当年考取各大本科院校家庭贫困的学生捐款,吴常青得到了近千元,加上个别知情好心人的资助,心里稍稍有了底。周政文又把吴常青的情况跟当时中国美院书法系蒋进教授作了介绍,蒋进教授一口答应竭力帮助,叫吴常青先到学院报到。这样,吴常青才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求学之路。
到了中国美院,在蒋老师的周旋下,吴常青得到了学生处处长范广益先生极大的帮助,获得了国家级贫困助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以及国家大学生助学贷款,共计是12000元,不够的学费延期再交。第二学期开学,学院催交所欠的3000元学费,当吴常青面临转回贵州学费相对较低的学校就读时,周政文又动员家境稍好一点的同学一起凑一凑,给吴常青先交了学费。“这一关总算闯了过去。”学业优异的吴常青,从美院毕业4年后,才全部还完了所有的助学贷款。
所不同的是,仡佬族学霸刘文林高复期间,吃住都在周政文家,刘文林日夜冲刺,一年后,在2003年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考试中,他以综合成绩排名第一名被录取,本科毕业后即被保送书法系研究生。在周政文看来,“刘文林的意义在于他所做出的选择。”因为当时刘文林不坚持考美院,就不可能再有以后的冉明、向红梅等十几位后继者。
家住贵州松桃县寨英镇的冉明,当决定考美院时,连初中英语都不会。可他就是这么固执:今年考不上,明年、后年、再后年,直到考取。“冉明这几句堵气话,着实让我吃惊不小。”周政文说道,这几句话中透着百折不挠的意志,应该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冉明以英语101分、文化总成绩490分、综合排名第9被中国美院录取。
侗族姑娘向红梅,是家里第二个女孩,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植根于她父母的内心,当她出生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家里丢弃之后,后来又勉强回到这个家。所幸的是,在经历了被送人、辍学、停课、外出打工的经历后,向红梅始终没有放弃报考中国美术学院的梦想。面对父母勉强答应“只能考这一次”的机会,向红梅在周政文的严教中,一试即中。
这些年,远在杭州的学子们收到的汇款和学习用具,大都是周政文的妻子邓楠医生寄出的。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原来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周政文妻子说:“为了孩子们,她也一起到亲朋好友处游说,向红梅的学费就是从周政文弟弟结婚的礼金中拿出5000元凑够的。”
日子,无论多么艰辛;手头,无论多么拮据,周政文总在贵州的大山里固执地做着美梦:杭州西子湖畔的美院,有山水可望,有人文可仰,有名师相伴,学生们在那里定会受到文化的滋养,在艺术的熏沐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