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庆元木拱廊桥技艺传人吴复勇建桥十年

一桥飞渡遮风雨

  见习记者 金春华

  县委报道组 陈传敏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洗净了庆元县松源街道大济村的黄墙黑瓦。穿过一条条鹅卵石铺就的小巷,我们来到一座独特的建筑前。

  远远看去,这座建筑就像一个传统牌坊,有一主、两次瓦楞长苔的楼顶,有三对朱红淡褪的立柱,也有四个檐牙高啄;再一瞧,这个牌坊内悠长的进深以及摆放的供桌又似庙宇。沿着牌坊右侧的石阶往下,一条清澈的小溪在两岸青草绿树间“哗哗”流淌。回首一望,我们才发现,这个建筑竟是一座见得沧桑的廊桥!

  双门桥上说廊桥

  “这是我们村的‘国宝’双门桥,比我年长900多岁!”一个个子不高、精神抖擞的“中年人”从桥上走了下来,他叫吴复勇,今年61岁,庆元大跨度木拱廊桥技艺传人。

  内行人看门道。吴复勇以双门桥为例,给我们上了一课。

  庆元廊桥最神奇之处是桥拱,主要由两组木结构构成。第一组叫“三节苗”,就如一个旧印刷体的“八”字,两边各一排碗口粗的“桥苗”柱子,插在两侧桥台叫“天门柱牛头”的硬木上。“桥苗”数量根据桥面宽窄安排,成单数;但由于天门柱牛头选材要求很高,长短受限,“桥苗”一般不超过9根;3节“桥苗”间用两根“大牛头”连接。第二组叫“五节苗”,由3节5组“桥苗”构成,结构与三节苗相似。这两组结构都采用燕尾榫等榫卯结构,不见一钉一铆。

  桥拱是廊桥的基础。做工精细,用料讲究。吴复勇告诉我们,以前浙闽边界的大小村庄都会选一片全村最好的林子作为村里的“桥林”,除非本村建桥,不准砍伐。

  架好桥拱,开始铺桥面。5厘米厚的杉木板,上铺箬叶;加一层木炭,用细沙调平,上铺鹅卵石:既可防潮延长桥的寿命,又平整结实。桥面上建廊屋、两侧盖风雨板。廊屋正中间有神龛,供本村的“社”神。风雨板上有窗孔,呈扇、桃、葫芦、宝瓶、八卦等形状;单边窗数成单,以神龛为轴对称;两侧对应的窗形绝不能相同,以成一窗一景又不一眼望穿。

  传统庆元廊桥的廊屋在首或尾建有阁楼,以使廊桥形如昂首挺胸的卧龙。双门桥首尾建两座牌坊,是为了纪念大济村历史上两个兄弟联登进士的荣誉。对吴复勇来说,这座桥是故乡的荣耀,是千年来庆元人口耳相传的廊桥技艺的见证。

  廊桥修到青川县

  吴复勇的祖父吴萃平生于晚清末年,原是一个木匠。“庆元廊桥从搭桥拱到盖廊屋,都是木工活。而且由于建桥数量少、桥的寿命又长,木匠行里也没有细分造桥师傅这么一支。”吴复勇说,这跟建廊桥的习俗有关。本地人原称廊桥为“风水桥”,除了便于出行且能遮风挡雨外,更有保一方平安的寄托,一般仅造在村里的溪头水尾。

  吴复勇小学毕业后不久,就随着父亲吴太荣学做木匠,时年16岁。造房子、做家具,学了一手过硬的本事。“12米长度以内弹墨线,我从未失手。”吴复勇自信地说,当了两年学徒后,他就自己带起了徒弟到上海等地打工。

  1983年,庆元准备以廊桥为抓手发展旅游业,决定把县城内一座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的咏归桥重新修缮。接到重任的吴太荣把儿子从上海叫回来。“没修过桥觉得没啥,修了才发现廊桥的神奇。”吴复勇感叹,他从那时候起迷上了廊桥。

  不过,吴复勇的第一座廊桥2006年才开建。当时,为了完成这个毛遂自荐得来的重任,吴复勇在“心中一张图、手上一把尺”的传统设计习惯上,花了3个月的晚上休息时间,做了一个桥梁模型。如今,这座全国目前最长的木拱廊桥“濛洲桥”已然成为庆元县城内喝茶聊天娱乐嬉戏的好去处。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吴复勇随着丽水援建队到了四川省青川县石坝乡,除了完成对当地的古桥、古建筑保护修复外,还用了6个月时间,在当地修了一座红石廊桥,成为“丽水援建”的一个标志。

  从2006年到今年5月初,吴复勇已经新建了14座廊桥,有2座正在建设,1座即将开建,修缮的老桥亦有十余座。2005年,他在另一个廊桥之乡泰顺修建的龟湖廊桥单孔跨度达40.3米,成为目前全国单孔跨度最长的廊桥。

  收个女徒是博士

  走过一重重的黄泥房,我们来到吴复勇家。在他家二楼的客厅里,我们惊喜地看到了濛洲桥、龟湖廊桥等大大小小10个廊桥模型。

  模型是历史也是未来。吴复勇说,随着风景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来请他去建廊桥。今年的工期已全部排满。按照庆元木匠行的老传统,他找了20多个同行一起帮忙。一年下来,木匠师傅人均能有十来万元的收入。这20多个人中,年纪最大的是今年70岁的庆元人吴启高。吴复勇笑着说:“老吴从我建濛洲桥就开始帮忙,现在已经可以自己承建了。”

  在吴复勇家墙上有一张非常显眼的照片:在吴复勇和来自德国、美国的大学教授的合影中,有一个外貌清秀的女孩。吴复勇介绍说,这个名叫刘妍的北京女孩,是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考古学方向的博士生。2012年的下半年,为了让这位前来“拜师学艺”的女孩能够全面掌握庆元廊桥的工艺,吴复勇特地把她叫到了庆元乡下一个施工现场,从砌桥台开始,一项一项一直教到上梁、盖风雨板。

  说起刘妍的执着,吴复勇赞叹说:“她会让庆元廊桥未来的天地越来越广阔。”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一桥飞渡遮风雨 2015-06-22 浙江日报2015-06-2200006 2 2015年06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