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艺文志

文章导航

一位杭州人视野里的延时摄影——

韵动中国,别样的美

  2015年6月,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播放了一段展现中国大好河山的短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就在5月下旬,北京人民大会堂3000人中日友好交流大会期间,也播放了一个类似的短片。巧合的是,由国家有关部门遴选的这两个短片均剪辑自同一部视频——《韵动中国》。

  很少有人知道,该片的主创人之一程方就是杭州电视台一位频道形象包装设计师,主要从事公益广告、频道宣传片的制作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韵动中国》,走近这位年轻的创意者。

源自一次改编

  说到《韵动中国》,就一定要提一下延时摄影,这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英文名为Timelapse,直译就是慢拍快放。原理是一种低帧率拍下图像,然后用正常或者较快的速率播放画面的摄影技术。在一段延时摄影视频中,景物缓慢变化的过程被压缩到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用肉眼无法察觉的奇异景象。程方说,延时摄影的技术最早在国外兴起,目前已经衍生出轨道延时摄影、六轴飞行器延时摄影等方式。

  《韵动中国》是中国延时摄影联盟推出的一组系列短片,目前由今年推出的《韵动中国2015》以及2013年推出的《韵动中国2》两部影片组成。

  用程方的话说,《韵动中国2015》是一部耗时一年,凝聚了70余位摄影师心血的诚意之作。虽然只有短短的8分多钟,却是从近60万张照片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而这海量的制作工作,竟然只由团队中的4位主创来完成,其中程方承担的工作量最大,摄影、剪辑、调色,无所不干,同时他还担任主创、监制等职。

  《韵动中国2015》大致分为三个章节,知名景观为第一章,繁华都市为第二章,自然风光则为第三章。画面基本都以日出开始,经历白昼、黄昏、日落,最后以星空收尾,仿佛向观众讲述了关于中国的壮丽天空。这样的设计其实是2013年《韵动中国2》的2.0版本。在程方心里,相比1.0版本中对于我国名胜古迹画面的大量堆叠,在这一部中更想表现出融合着人文色彩的真实中国。程方说,“我希望作品不仅仅展现风光,更希望它拥有一些灵魂和内涵。”

  的确,就像程方说的那样,之前的1.0版本拍摄的都是国内知名且气势恢宏的“大景”,比如故宫、布达拉宫等,而2.0版本中虽然也不乏“大景”,但给人的感觉似乎更细腻柔美一些,其中融入了一些街景、还穿插一些石狮子、荷花等的特写,让人感觉更接地气。

  其实早在2013年底,延时摄影作品《韵动中国2》就红遍中国,优酷累计播放228万次、腾讯视频累计播放200万次、56网累计播放231万次……在这部作品中,75位摄影师花了200天时间,拍摄了20万张照片,呈现了58个城市,让众多国内外友人借助网络,在9分多钟的视频里见证了祖国宏伟壮阔的大好河山,深深记住了中国的美。

  说到《韵动中国2》,可能会有人问是否有《韵动中国1》,程方告诉记者,还真的有。《韵动中国1》并不是程方制作,当时在社会上也没有引起什么轰动。程方看了这段视频后,有一种好素材被“浪费”的感觉,所以决定自己亲自操刀,一样的景,一样的照片,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我们就看到了现在的《韵动中国2》。这次改编引起了巨大反响,关键是这部短片将“延时摄影”这项技术带进了中国人的视野。

源自一种精神

  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画面,《韵动中国》两部短片中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由单反相机完成,“其实,拍摄过程远比单纯地用单反相机拍照繁琐得多。”

  “第一步,是要确定拍摄地点,”程方介绍,他一般会先用谷歌地图的实景模式来选择构图。“比如市民中心,我们在四个方向拍摄预览图来选择,经过讨论后再挑选最合适的方位进行拍摄。专业说法就是要选择起幅、运动过程和落幅三个都尽量能达到最好构图的角度来拍摄,做到精益求精。”

  程方对杭州西湖和钱江新城的拍摄记忆犹新,他记得当时钱江新城的拍摄总共去了四趟,第一次去天上没有云,第二次去杭州大剧院没有亮灯,第三次去对面的建筑没有亮灯,直到第四次去才花费了5个多小时成功地完成了拍摄。“经常是拍了大半天,到晚上才发现景观没亮灯,那一天就算白拍了。”还有一次去拍摄西湖的全景照片,去了很多次不是对面的山体没有亮灯,就是雾霾太重,拍不出效果,程方和他的助手就这样背着几十斤的设备上山下山好几回。“我现在对杭州特别熟悉,大街小巷的特色建筑,景观的亮灯时间,这些我都一清二楚,”程方打趣道。

  还有一次,程方和他的团队去黄山拍摄日出的画面,那时是冬天,非常冷,冷到相机都不工作了,“我当时只想着太阳就快出来了,一定要拍到,就把相机塞进内衣里贴着肉暖,最后终于赶上并拍出了高质量的画面。”事后,程方就被同事笑称为“拼命三郎”。

  程方还说,视频能出来震撼的效果其实都需要体力,非常辛苦。“我们是用角架一格一格手推拍摄的,拍摄前就得花很长时间设置好路径,然后再按部就班的操作。”延时摄影,和电影拍摄一样,先要拍摄大量的素材,然后再从素材里选取精华,是个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的复杂过程。“每次出去拍摄,团队成员会带上四五张64G容量的存储卡,回来时卡都装满了。”

  “好在对于延时摄影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去年发出征集令后,就有几百人踊跃报名,初期就收到上千段来自不同地方的摄影素材,再进行主题分类的筛选,最后确定了100个左右的镜头,”这些照片组成了最后的《韵动中国2015》。

  还有一件事让程方和他的团队感到莫大荣幸,在全球延时摄影领域拥有广泛赞誉的白俄罗斯摄影家Zweizwei看到征集令后也投了稿,和其助理分别完成了北京、香港等知名大都市的延时夜景。“他在网上看到我们的作品,希望也能参与一下,我们是抱着见偶像的心情去北京和他见面的。”程方激动地打开他和Zweizwei的合影说。

  “其实我最早是看了Zweizwei作品才对延时摄影感兴趣,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我这个版本的《韵动中国》。”程方告诉记者,在他大三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俄罗斯摄影家Zweizwei拍摄俄罗斯的延时摄影作品,那时可以用“震撼”二字来形容,“我以前从没想到摄影作品还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想拍多久就有多久,想走多远就有多远。”所以,后来程方看到Zweizwei也投了稿时幸福地都快哭了,更别说还见到了Zweizwei本人。

  程方并不太善于交际,但他有两大爱好,一个是摄影,一个是音乐,在《韵动中国》里,他将这两者完美地融为了一体。“这两部作品里绝大多数的配乐都是我找的,还在原曲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编。”就像《韵动中国2》中开篇的那一段,程方使用的是日本影视作品《仁医》的主题曲,原曲7分多钟,最后为了配合画面被剪成了2分多钟。“懂音乐的朋友都知道,这种改编很花精力,既要保持原曲的风格,又要配合视频的画面,还要听起来连贯,确实挺难的。”

源自一个梦想

  在电视台工作的程方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资深电视人,对策划、拍摄、后期制作等都侃侃而谈,信手拈来,但细问之下才知道他原来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

  “我上了大学才发现自己选错了专业,其实我内心更喜欢摄影摄像,”来自临安的程方在大学期间就和同宿舍的几位同学成立了“千年影音工作室”,他们拍摄的短片曾经出现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户外广告上。程方想跟学弟学妹说,“选错专业不可怕,但要及时纠正,选择一份自己可以为之奋斗终生的职业。”

  说到用照片和视频开始有计划地记录一些东西,程方很坦诚地说要感谢他高中升大学间的一段感情经历,正是这第一次用镜头纪念一段感情的尝试让他爱上了这种真实的记录方式。在这之后,程方每逢节假日都会给家里人拍摄照片、视频,并在第二年春节将制作好的短片播放给全家人。用程方的话说,他希望用自己的感动去感动别人,也许,正是此刻,他就下决心要拍摄出一部感动人的作品,而在后来的积累中,延时摄影逐渐进入了他的视线,最终促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韵动中国》系列作品。

  程方的助手程晓这样评价程方:在我眼中,他是个对摄影极其执着的人。一个镜头的产生,无论是构图,光线的角度,云的走向,甚至是一幢楼的灯光对整个画面的影响,他都极尽所能追求完美。这样的艺术家特有的偏执,也许就造就了大家眼中几秒极美的关键,但背后也意味着要花下几倍,甚至十几倍的精力。作为伙伴,能让他笑得最开心的时候,是连续一星期四点起床,终于等到想要的风景,但更多时候,我能捕捉到的,是他眼神中的无奈、不甘心以及对下次更多的希冀。

  说到下一步打算,程方似乎还没有想好是否要继续制作《韵动中国》系列,“工作量确实太大了,如果每年或者每两年都要拿出半年时间做这些,我的本职工作肯定会受到影响。”但在闲聊中,记者隐约发现程方心里似乎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拍摄一部杭州人自己的摄影作品。“杭州有那么美的景,那么深厚的人文底蕴,拍出来一定震撼人心。”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艺文志 00018 韵动中国,别样的美 2015-06-19 浙江日报2015-06-1900009;3920163;浙江日报2015-06-1900010;浙江日报2015-06-1900011 2 2015年06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