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新鄞州人郁丙龙拉起300人的志愿者队伍——

补胎哥的爱心效应

  记者 丁谨之

  通讯员 续大治 王中奇

  他从小爱单车。如今,过年回江苏徐州老家,他也愿意慢悠悠地骑上8天自行车,或跨在摩托车上12个小时,侧耳听风声呼啸。

  爱车人,更懂车。一次做好事而不得的经历,促使他发帖承诺深夜义务补胎,用3年多来的行动兑现诺言。

  他叫郁丙龙,一名从事户外用品销售的外来务工者,宁波人亲切地称他“补胎哥”。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把扳手到200余个自助补胎点,他的公益之举不断发酵,唤醒甬城的公益热情。

  补胎重建信任

  “我补车胎,是为了补心!”郁丙龙说。3年前的一个夏夜,郁丙龙下班后,偶遇一位因爆胎而只能推车步行的老太太。“她与我母亲年纪差不多大,我得帮她!”想到这里,郁丙龙便上前主动提出为老太太修车。

  不料,老太太警惕地打量着郁丙龙问:“多少钱?”当听说免费时,她竟宁愿步行5公里回家,也坚决不肯接受帮助。“世上哪有这种好事,你要是再跟过来,我就报警了!”老太太的话让郁丙龙深受刺激。“相互信任就那么难吗?”那晚,郁丙龙辗转难眠。

  几天后,宁波“东方论坛”出现了一条奇怪的帖子:“晚上7时到凌晨5时,但凡在宁波老三区和鄞州新城区范围内,出现自行车、电动车轮胎损坏,或汽车爆胎且有备胎的,只要你打电话求助,我会以最快速度赶到,绝不收一分钱!”发帖人“鼠目”正是热心的郁丙龙。

  跟帖中有质疑,也有谩骂,但郁丙龙坚持用行动践行承诺。“忙的时候,一个晚上要出去五六次。”郁丙龙告诉记者,虽划清了服务范围,但只要力所能及,即便“越界”他也会到场。为帮助一名下班途中爆胎的加油站工人,他曾在凌晨3时,骑车赶赴50公里外的慈溪。“腿都冻麻了,但要是我不去,谁会去帮他?”

  从此,郁丙龙的手机成了名符其实的热线电话。为不漏接电话,他不仅全天开机,还将铃声调至最大。每夜响起的铃声引来妻子的抱怨,为此,郁丙龙还睡过半年多的沙发。

  “也想过放弃。”郁丙龙坦言。当逢年过节收到无数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祝福短信,当接听到从津巴布韦打来的致谢电话,当受助的孩子说“将来我也去帮人修车”的话,郁丙龙选择了坚守,也渐渐获得了家人的理解。

  奉献不再孤单

  开始义务补胎后,郁丙龙每晚的睡眠很少超过5小时,体重也减了近10公斤。每当他无奈地拒绝一些求助,内心的抱憾难以排解。“我也会修车,不如跟你一起干吧!”一位受助者的提议,让他萌生了新想法。

  近3个月后,郁丙龙通过媒体向社会倡议成立“补胎哥”志愿服务大队,当天就吸引了30余人报名。2012年11月,通过鄞州区公益性社会组织及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孵化中心,他们正式在区民政局登记注册“宁波市鄞州区补胎哥公益服务中心”。

  如今,郁丙龙用于组织志愿服务的QQ群和微信群共有成员310多名,他们有着共同的称号——“宁波补胎哥”。随着志愿者队伍的扩大,他们不仅提供日常修车、补胎的服务,还可上门修理小家电、缝补衣物、清洗空调等,能提供夜间补胎服务的核心骨干成员也已达15名。由于服务范围扩大到宁波全市,在孵化中心的提议和帮助下,郁丙龙通过与物业、自行车直营店合作的形式,陆续建起224个“补胎哥”公益自助服务站。

  步入自助站点,服务准则、补胎流程张贴上墙,条目清晰。站内均配置有打气筒和装有小橡皮、工具等的修理箱。“这些工具供居民随时取用,可随时拨打电话求助,‘补胎哥’会按就近服务的原则,尽快赶来服务。”鄞州区凤凰社区“补胎哥”公益自助服务站负责人刘宗友说。

  告别“光杆司令”的郁丙龙,语带自豪:“用行动带动更多人助力公益,这是我最大的成就!”

  唤醒废弃单车

  郁丙龙的公益故事,总与单车有着不解之缘。如今,在孵化中心的指导下,他又为新的公益项目忙碌开了。这次,他的目标是“唤醒沉睡的单车”。

  “大学校园里有不少‘僵尸车’,这些废旧单车长期堆放,严重影响校园环境。”郁丙龙号召大家捐赠废弃的自行车,由专业技师维修,喷上黄绿相间的统一标志后,在学校、安置小区内作为公共自行车使用,或无偿捐赠给特殊群体。

  2014年7月,这一公益项目启动以来,已成功改造废旧二手单车50余辆。目前,随着毕业季的临近,又有不少学生、市民主动联系“补胎哥”,表达捐赠意愿。除高等院校外,遍布宁波的224个“补胎哥”公益自助服务站都可接受二手车捐赠。

  从最初一个人的“免费补胎”,到现在集全市之力“唤醒沉睡的单车”,“补胎哥”的公益服务正由被动变为主动,影响也越来越大。“一个人的信念也许能坚持两三年,但长远发展需要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在郁丙龙看来,进驻区青年公益孵化中心,是他公益事业发展的宝贵机遇。

  通过公益创投,补胎哥公益服务中心每年约可获得公益资金7万至8万元。现在的郁丙龙底气十足。今年6月,补胎哥公益服务中心的注册时间将满3年,这意味着团队有资格评定社会组织等级,如获评3A级以上即可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对此,郁丙龙信心满满。“我的梦想是能在宁波的大街小巷看到这种公共自行车!”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补胎哥的爱心效应 2015-06-17 3917167 2 2015年06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