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哑目连戏全新亮相

  本报杭州6月16日讯

  见习记者 唐骏垚 通讯员 俞胜男

  幕布缓缓拉开,4位身穿黑衣的演员先上台站定,随后1位白衣演员上场,含一口松香粉对着煤油灯吹火……没有一句台词,仅仅依靠舞蹈、手势和表情,西溪哑目连戏表演队就将一出《送夜羹饭》演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诙谐幽默的表演赢得台下观众一阵喝彩。这是今天下午,杭州市西湖区留下中学报告厅里,古韵留下艺术团成立暨留下流动文化大舞台启动仪式的文艺演出,600多名街道群众现场参与,作为省级非遗项目的哑目连戏表演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

  西溪哑目连戏,又名劝善戏,是流传于老东岳地方的一个古老剧种。哑目连戏在表演时没有台词,主要以舞蹈、手势、表情来刻画人物表演情节。抗战胜利后,老东岳村民在东岳庙会参与演出的哑目连戏曾红极一时。2007年,通过社区、街道和区文广新局的共同努力,将行将失传的哑目连戏重新挖掘申报,加以传承、保护和弘扬。

  “这几位表演者都是有工作的,请假过来的。这位叫郑敏,为了今天这场演出,国外旅游没结束,昨天提前飞了回来。”记者刚走进后台,留下街道文化站站长钱晓鹃就开始讲述哑目连戏表演队的故事。原来,这场演出原定于本月18日,提前举行给了哑目连戏演员们一个措手不及。

  也许是怕记者不信,郑敏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了几张旅游照片,“我就是想着为自己地方的传统民俗有一个传承”。就是凭着这股热情,西溪哑目连戏表演队从无到有,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

  去年4月,哑目连戏志愿表演队开始第一堂课的学习,他们白天忙自己的工作,晚上在社区活动中心参加排练。经过几个月的动作学习、剧目编排,到了去年10月18日,哑目连戏在发源地老东岳以全新姿态重新登台亮相。

  表演队的指导老师朱幼琪介绍说,现在的西溪哑目连戏属于京剧哑目连戏,剧目只有《送夜羹饭》,今年内会编排《活捉刘氏》,慢慢增加哑目连戏的可演出剧目。西溪哑目连戏发掘人郑发楚告诉记者:“队员们都是凭着热情在做。”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哑目连戏全新亮相 2015-06-17 3919398 2 2015年06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