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美丽乡村·望乡

宁海湾海带养殖在60年间缩减了九成——

最后的“海漂人家”

  宁海湾边,在大海里“漂”了半年的大佳何镇海带养殖户郑绍义“爬”上了岸,他在海滩上搭起几个简易的木桩,把一年的“收成”一条条地垂挂出来,整齐壮观。

  对于郑绍义来说,眼前晒海带的“壮观”已不复当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整个宁海湾遍布海带养殖,高峰时,海带养殖面积达1万多亩,仅大佳何镇的养殖户就有30多户。“每到这个季节,整个海滩上密密麻麻晒满海带。人在其中,都只能侧身挤过去。”这是郑绍义记忆中的繁荣景象。

  最后的“海漂人家”显得有些形单影只,不过郑绍义说,他不孤独,在坚守中,他看到了一线曙光。

“漂”在海上的工作

  天才微微亮,郑绍义便带着3名工人开船进岛,开始一天的“海漂”。

  从岸边驶向海岛,需要半个小时,时间不算长,可年复一年的累加,花在路上的时长便多了,枯燥感与日俱增。“如今进岛,已没有几十年前的新鲜劲儿,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朝阳慢慢从海面升起,自然的鬼斧神工,是我们海漂一族唯一的消遣。”

  郑绍义每天都来“签到”的海岛,有他牵挂的880亩面积的养殖海带。远远望去,海面上飘着一排排、一行行的浮标,浮标下生长着海洋给予他的宝藏:墨绿色海带,这儿,每年可产海带5万多公斤。

  今天郑绍义是来收获半年的劳作成果的。他裹紧外衣,手握一头镶嵌着铁质的弯钩,轻轻地伸入水中,一勾,一提,就把整片海带捞起来了,一扯顺势带到了竹排上。

  一根湿海带长约1米,重量在3至5斤左右,海带由麻绳连接,需要耗费大力气才能收割,郑绍义边扯麻绳,边用弯钩将其慢慢扯上竹排。

  3个小时后,郑绍义带着第一趟收获回到岸边,海里漂着,心也总是悬浮着,临近岸,才又踏实了起来。岸边,早有帮手等候着,他们用拖拉机将海带运往晾晒的海滩,平铺在地上等水分稍干,再一一挂起来。

  等候水分风干的过程,养殖户可不会闲着,大伙聚在一起,左挑右拣,选出最长、最大、最重的海带来决出今天的“海带王”。每个人打起精神,犹如火眼金睛般用多年的经验来挑选海带。

  郑绍义今天运气不错,他挑中一条颇满意的海带,一测“三围”,净重4.3斤,长2.5米、宽0.46米,不仅是今天的“海带王”,据说,还破了纪录。

  短暂的轻松过后,郑绍义又要向大海启程了。

“逃”上岸的养殖户

  40年前的宁海湾,没有工厂,没有水泥地,没有大型的船只航行,只有一片片原始的滩涂,滩涂上晾晒着成片成片的海带。

  那时的林恩源才20来岁,是这片海湾里的年轻猛将。

  “我父亲当时管理着村集体的海带养殖,我自小便学习养殖技术。”像林恩源一样的养殖户,当年仅大佳何镇就有30多户,而整片宁海湾岛屿周围的海带养殖大军则更为庞大。

  说起养殖海带,林恩源如数家珍。他说,海带喜欢阴冷的海水,所以他们都把海带养殖在离岸边较远的无人岛附近,有些岛实在离岸边太远了,养殖期,大伙只能住在这些岛上,所以,他们又被称为“海漂人家”。

  海岛上条件不是一般的简陋,林恩源一家就住在一只废弃的集装箱里,一张床铺就是他的房间。林恩源说,11月的海水异常冰冷,约摸只有8℃左右,嵌苗时,冰冷的水加刺骨的海风常刮得人骨头都疼,嵌苗需要整天整天都泡在水里,将几万条海带苗绑在绳子上,然后把绳子慢慢放入海域内放养,被海水泡过的双手,有的蜕皮、有的冻裂、有的溃烂,惨不忍睹。

  心灵的孤单,遇上身体的艰苦,痛苦就会放大无数倍。可是,即便如此艰难,收成却往往不与功夫成正比。

  林恩源算是子承父业,父子俩在养殖海带方面有很好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可也抵不过近年来人工、成本等上涨导致养殖利润大大缩减所带来的困境。

  “2003年的时候,一亏就亏十几万元,实在吃不消做。”望着这片藏着林恩源多年的欢欣与血汗的海域,他只有一声叹息,狼狈地逃出“无人的荒岛”。

  就这样,宁海湾的海带养殖户接二连三上了岸,或养塘、或采苔、或抓蛏子,如今,整个宁海湾只在一个无名海岛上生活着4户海带养殖户。

“守”着最后的海湾

  凌晨2时,昏黄的灯光在晒场亮起,集装箱内走出一个身影,匆匆叫起了众人。

  “东南风起了,明天估计会有大太阳,起来晒海带吧!”陈勇凤打开仓库,将半干的海带一一挪出,此时来了两位不算是劳动力的帮手,一位是她80岁高龄的婆婆,一位是同样年纪的母亲。

  “宁海湾一带风浪小、流水畅、水色清,非常适合海带养殖,这儿都没人养海带了,别的地方更没戏了。”陈勇凤常常看见丈夫郑绍义在黄昏时分,坐在岸边静静瞭望。

  宁海湾一直就有“海带森林”之称,这与海带养殖分不开。海带是天然的水体“净化器”,能从海水中吸收氮和磷等营养盐用于自身藻体组成,800亩海带可提供720吨产品,相当于从海区转移出10.8吨氮、1.5吨磷、23.5吨纯尿素、75吨碳和275吨二氧化碳,提供200吨溶解氧,可有效缓解海水富营养化、净化海洋底质和提升海水水质。陈勇凤说,丈夫总念叨着:“以前这里的海水可蓝了,水质又清,老父亲们最喜欢在这里抓鱼、下海,小时候摸爬滚打,在这里长大,现在你看,冷冷清清。”

  “我们继续养吧,即使亏本,即使再艰苦,我陪着你。”陈勇凤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们要继续守着这片海湾。直到2010年,一个机会给了这对有准备的人。

  那年,宁波大学科研院的教授找到他们,专家想要在这片海域建设宁波市象山港海洋牧场试验示范区人工藻场养殖项目,并承诺将技术传授给他,由他进行管理。技术带来了效益。从那时到今天,海带湿重增长近1258倍,干重增长近1238倍,为陈勇凤一家带来的不仅是每年20万元左右的可观收入,还有管理费用等补贴,更带给他们坚守的理由。

  “要是有更多的人养海带就好了,哪怕分享我们的技术,分享销售途径帮助大家,我都愿意。”陈勇凤知道,丈夫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回当年的养殖盛景。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望乡 00021 最后的“海漂人家” 2015-06-16 3888124 2 2015年06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