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美丽乡村·望乡

纸和刀,
演绎万千变化

  本报记者 叶晖

  通讯员 叶丽琴 刘炜

  “一把剪刀多有用,能剪鸡,能剪鹅,能剪鲤鱼戏天河……”歌颂的正是我国民间传统剪纸手艺。在三门县健跳镇赤礁村,77岁高龄的民间传统剪纸艺人叶香桂,让一把小小的剪刀“玩”飞在手上,穿梭在纸中,寥寥几下就能剪出一个“乾坤大世界”,还带出了300多名小学生“徒弟”。

  若去村里打听会剪纸的老人家住哪里,村民们都会热情地把你带到叶香桂家。只见她拿出一本书递给记者,翻开一看,里面层层叠叠夹满了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剪纸。“这是狮子戏球、这是老虎捕蝶、这是鲤鱼跃龙门……”叶香桂拿出一张张剪纸向记者介绍道。记者看到,叶香桂剪出的各种动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老人告诉记者,自己14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位剪纸的老师,一把剪刀、一张纸,不一会儿工夫就能剪出各种好看的图案,自己看了心里喜欢得不得了。回到家中,她拿了剪刀、纸就学了起来,从此跟剪纸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一剪就是60余年。

  说话的工夫,叶香桂拿了一张红纸、一把剪刀,然后就坐在门口的椅子上剪起纸来。记者疑惑道:“一把剪刀、一张纸,您就开始创作了?”“是的。”叶香桂笑着回答。随后,她又补充道:“在此之前,我已经把想好的图案用笔画在纸上了。”叶香桂告诉记者,不画也可以,但先画上去会使作品更加精细。

  只见叶香桂左手拿着红纸,右手拿着剪刀在纸上游走,纸碎像雪花一样纷纷撒落。不一会儿,一个羊形图案就跃然眼前。叶香桂老人告诉记者,无论作品多么宏大,她的剪纸创作技法都一样。就是用一张纸、一把剪刀,她先后剪出了几千幅作品,其中最大的长2米、宽1米,最小的面积仅几平方厘米。

  “最大的一幅是当时村里有位村民结婚,拜托我帮忙剪一幅。我就帮他设计了一个‘龙凤呈祥’,这一幅我整整剪了3天呢。”叶香桂笑着说。

  “剪纸对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兴趣爱好,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平时不管多累,只要拿起剪刀剪上一张,就觉得一点都不累了。”朴素的话语里,寄托的是叶香桂对剪纸那份深深的喜爱。

  如今民间剪纸老艺人越来越少,大多数年轻人不愿学剪纸,这令叶香桂老人十分苦恼。身怀一身剪纸技艺的她,想通过合适的传授途径,让剪纸文化传承下去。没想到,老艺人的想法与三门县六敖小学的老师们一拍即合,学校专门聘请叶香桂老人来校教师生剪纸。如今,学校里的许多师生都成了老人的“徒弟”,这让老艺人满心喜欢。

  “孩子们可喜欢剪纸了,都愿意跟着我学,每星期我都会挤出一两天时间去学校教孩子们剪纸。”叶香桂感到非常欣慰。

  为把民间剪纸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叶香桂老人一直坚持学习。“平时一有空,我就拿出剪刀练练,这样一来,既可以让手指保持灵活性,又能让自己的手艺更上一层楼。”

  在提高绘画水平方面,叶香桂也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老人说,因为是零基础,为了画得生动,她每天忙完家里的活,就会拿出铅笔开始练习,先从最简单的简笔画开始,一笔一划,一丝不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叶香桂画起那些复杂的图案,也是得心应手。

  “我的手上除了干活留下的茧子,就是拿剪刀跟拿铅笔留下的茧子了。”叶香桂笑着说,她希望能够尽一点力,将自己的手艺教给孩子们。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望乡 00021 纸和刀,
演绎万千变化
2015-06-16 浙江日报2015-06-1600008 2 2015年06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