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乡间,村级电商服务站拔地而起,深挖乡村潜力
奔跑吧,乡村合伙人
我的新职场
本报记者 王庆丽 县委报道组 朱华 赵方正
当“互联网+”轰轰烈烈席卷各个行业之时,城市和乡村,也站在新一轮的起跑线上。
移动网络和手机的普及,从技术上说,乡村已不再边缘。但农村网民数量的迅猛增长并不能掩饰城乡横向差距的扩大,提供更深层更多元的互联网应用和服务,激发农民的网络需求,才能弥补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加快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清晨7时刚过,德清县莫干山镇何村村村民施云花已经走出家门,快步行进在那条通往村口的水泥路上。
何村村地处莫干山脚,远有青山四面环绕,近有良田阡陌纵横,一幢幢灰顶、白墙的多层小楼沿路两侧错落而建,俨然一个遗世而独立的世外桃源。可施云花无心赏景,只想尽早赶到位于村口的服务站,做好营业准备。
施云花有一个令她格外骄傲的头衔——“乡村合伙人”。今年3月以来,阿里巴巴集团联手德清县供销社,先后两次在当地招募“乡村合伙人”,吸引全县近千名农村青年应征报名。5月8日,随着德清首批淘宝村级服务站的正式开业,18位像施云花这样、平均年龄在30岁上下的乡村青年闪亮登场。
为村民提供网络代购、话费充值、快递收取……当乡村青年走上自主创业的发展之路,当习惯于进行线下交易的村庄开始真正触碰到互联网,这些人,这些村,正在经历怎样的改变?
我的村,
我的新职场
“以前都是睡到自然醒的,现在每天想着怎么把营业额给做上去,睡也睡不踏实了。”29岁的施云花眉头一皱,坦言这个“合伙人”当得有压力。自从服务站开业以来,她每天从早8时到晚8时忙着为村民提供网络代购、话费充值和快递收取等服务,早出晚归成了生活“新常态”。
施云花本是安吉人,大专毕业,4年前,她嫁入何村村,生下女儿后辞职做了全职太太。今年3月下旬,她在微信朋友圈上看到了“乡村合伙人”的消息。免费培训、快递进村、服务站的整体包装和主要办公设备都无偿提供,代购返利全归“合伙人”所有……一项项优厚的待遇点燃了她的创业梦想。
何村村淘宝服务站就开在村庄入口处,距离施云花家约两三公里路程。崭新的台式电脑、挂壁式大彩电和印有“农村淘宝”字样的橙色背景墙,让这间原本只有10来平方米的老宅洋溢着热烈而又明快的创业氛围。
“这店面,多亏我婆婆出面去谈呢。屋主起初不愿租给外人,全是看在与我婆婆几十年的邻里交情上才答应下来!”施云花说,按照合同规定,服务站所需的营业场地由“合伙人”负责寻找。房屋年租金为4000元,老屋翻新费用2000多元,加上1000元的“合伙人”保证金和1年的网络宽带费用,她前期总共投入了约8000元的创业资金。
“在村里创业,可以边工作边照顾孩子,全家人都很支持我的,我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期待。”施云花说。
不过,“合伙人”并非“终身制”,每年排名靠后的人将被淘汰出局,不再续约。这样的合伙规则,让告别职场多年的施云花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每天,她总会忍不住要在农村淘宝的内部统计系统中,查看各位“合伙人”的销售额和排名情况。
“你看,我5月份的销售额是7万多元,最高的接近18万元呢,差别好大。”在由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德清区域运行中心核算的5月份销售排名中,施云花位列第4,入围当月“优秀合伙人”,可是她并不满足,“等到下个月初,排名就又要更新了,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呢!”
用心思,农村大市场
1个月近18万元的销售额意味着什么?
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德清区域运行中心工作人员程鸿江这样告诉我们:由于德清的淘宝服务站统一于5月8日开张,而淘宝的销售业绩通常是按月结算,也就是只能从8号开业结算至5月31日。尽管比德清县以外的其他服务站少了8天的营业时间,但武康镇上柏村的“合伙人”胡宝强还是将5月的营业额做到了17.7万元,这个成绩在全国所有的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服务站中排名第二,根据每天平均销量计算,上柏服务站的日均销量在8000元以上,稳居全国第一。
“销售冠军”胡宝强究竟何许人也?在位于武康镇上柏新街的上柏村服务站所在地,我们找到了这位戴着眼镜、透着一脸机灵劲儿的小伙子。
乍一看,胡宝强的店内陈设与其他各村的服务站并无太大差别,然而,桌椅两边货柜上明码标价的日常用品和休闲零食,以及两套崭新的休闲桌椅,还是透露出了他的小心思:“客户们坐在这里聊天喝茶,吃吃零食,觉得味道不错的,总会买上几包,这种先体验、后下单的模式很受欢迎。”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胡宝强5月份的销售额中,包含日常生活用品、零食、家用电器等商品零售客户的销量达到13万元左右,占到了整个销售总量的7成左右。不仅如此,小胡还联系了一些企业和“农家乐”,为他们集中采购了一批电视机、电脑、洗衣机、空调等电器,送货上门、有质量问题包退换的承诺,让胡国强一下子就获得了四五万元的集团客户订单。
据了解,为配合农村电商的发展,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物流”正在大力拓展服务网络,让每一份通过“农村淘宝”所下的订单都能配送入村。而在以前,由于农村物流的局限,村民通常只能到所在的上一级乡镇的收发点自行领取网购商品,收取快递十分不便。而每位参与农村淘宝的商家,都是与淘宝达成合作协议的“皇冠级”卖家,他们不仅可保障每件商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而且承担了需要返还给“合伙人”的代购费用,确保村民能够“淘”得满意和安心。
城乡间,信息流通畅
“‘买进来’只是个开端。今后,德清的各淘宝村级服务站要将本地优质的农特产品、工艺产品和旅游资源通过互联网‘卖出去’,甚至叠加进医疗、娱乐、金融等更多服务,让这些内容实实在在地改善和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德清县供销社主任陈强这样展望。
陈强有着多年的农村供销社工作经历,对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农资及农产品流通不畅的情况深有体会。他讲述了这样一个例子:以往,农户从县里买来的塑料培养盆价格为每个2毛钱左右,而在互联网上仅3分到5分钱,二者在质量上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农业成本却因此能降低四分之三以上。
如何顺应时代潮流,让广大农村分享“互联网+”的红利?早在2013年11月,德清县供销社便与其他3家单位联合成立公司,负责淘宝“特色中国·德清馆”的运营工作,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莫干黄芽茶、莫干湖熏鱼等德清特色农产品。“经验的不足和电商人才的缺乏,使‘德清馆’的运营效果没有想象中好,”陈强这样评价他们的第一次“触网”尝试,“但我们确实也做了不少活动,在电商运营这块积累了丰厚经验”。
今年年初,德清县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千县万村”合作计划协议,采用“企业主导、政府扶持”的方式,在全县农村建设151个电子商务服务站。德清县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并动员乡镇干部及村官的力量,协助“合伙人”进行宣传、开拓市场。
“这群年轻人真的蛮拼的!”说起农村淘宝的发展,陈强感触颇深,“我的手机设有邮件提醒功能,现在经常在夜里十一二点,甚至凌晨一两点时收到他们的邮件,陈述项目进度,总结经验教训。与这样一群有干劲的年轻人一起工作,我们对德清农村电商的发展充满信心。”
陈强的自信是有理由的。统计表明,2015年5月,德清县农村淘宝服务站累计完成交易额98.26万元,服务村民9960人次,其业绩数据在全国名列前茅,与其他数据统计是整月的县相比,依然名列全国第三,首批站点平均值远超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