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体坛风云

笼式足球日渐火热

  本报讯 (通讯员 黄子诚) 球赛是在一个长36米、宽18米的铁笼子里进行,也没有底线和边线,顶部也有网整个罩起来,球不存在飞出场外的可能,连换人都要打开门放出来、关进去。在铁笼子里踢足球,踢的是新鲜、刺激和快乐。

  6月12日至14日,宁波市体育中心笼式足球场迎来首次全国性赛事——“奇胜杯”2015年全国首届五人制笼式足球邀请赛,有来自上海、江苏、湖北、浙江等8个省市的24支队伍进行角逐,最终杭州启盟足球队荣获冠军。通过这次赛事,让老百姓也认识了“笼式足球”这项新潮并值得推广的运动。

  新鲜而刺激

  笔者在现场发现,参加这次比赛的大部分队员也都是第一次接触“笼式足球”比赛,一场比赛踢下来,不少队员的第一反应就是“累”。扬州金海方舟足球队的队员谭金笛说:“按照规则,没有界外球,也就意味着没有死球,30分钟的比赛时间里要求你几乎是一刻不停地奔跑,比普通的五人制足球赛累多了。你看很多队员踢5分钟就要换下场休息了。”

  虽然踢得很累,但队员们都觉得笼式足球比平时踢的五人制、七人制等球赛更刺激,谭金笛说:“笼式足球经常被踢到四周的铁丝网上,这样会形成反弹,这时候你可以选择直接把球传给同伴,也可以选择反弹传球。而狭小的空间也决定了你必须要有很快的反应力和灵敏度,在某种程度上更要体现个人的综合能力,有更大个人发挥空间。”

  从比赛可以看出,队员们显然对笼式足球还不太适应,裁判长李志中告诉记者:“笼式足球限制了球的运行范围,球场上也就会有许多偶然性的事情发生。如果你能充分利用场地,可以利用球弹到笼子上的反弹过人,比赛会更有意思,也会更有观赏性。队员们踢得多了,对笼式足球越来越熟悉,乐趣也会越来越多。”

  时尚又健身

  生活在城市中的足球爱好者,不停地寻找有限的正规足球场地,在欧洲、南美洲一些国家创造了在城市的铁笼子里踢球,具有城市特色的“笼式足球”就应运而生。如今,笼式足球在国内日渐火热,这种新潮的踢球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一种时尚的全民健身运动。

  国家体育总局足管中心党委书记兼副主任、中国足协副主席魏吉祥特地赶到宁波,对于全国业余足球赛事首次落户宁波,给予充分认可,“借助本次比赛,希望调动业余足球的积极性,把笼式足球推广到全国球迷的身边,让足球爱好者更方便地踢上球。”

  魏吉祥认为,中国足球正在改革,愿意踢球的人越来越多。校园足球开展了5年,教育部正式把足球项目列入到学校课程、体育比赛当中,今后踢球的人越来越多。场地问题是一个限制今后发展的突出瓶颈。“开展笼式足球,是想将这种小场地的形式推广到各个城市。尤其是各地体育中心的空闲场地,很容易安置笼式足球场。这项运动不仅安全,而且比赛的‘净打时间’很高,同时也便于管理。”

  魏吉祥表示,中国足协对于国内的业余足球目前仍是进行引导和规范,而笼式足球联赛则是浙江最先组织起来的。“2008年浙江引进并自创了笼式足球比赛,已经办了5届。作为中国足协,非常肯定这种方式。它能满足大家娱乐、放松身心、强身健体等需求,也是锻炼和提高足球技术的有效方式。从这次比赛各队伍的参与积极性那么高,就可以看出来。”

  据了解,目前浙江省共有200多个笼式足球场,这对推动浙江足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浙江日报 人文·体坛风云 00016 笼式足球日渐火热 2015-06-15 3916738 2 2015年06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