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新闻时评

文明社会承受不住毕节之痛

一个不断走向发达和文明的社会,怎能接受留守儿童弃生赴死留下的痛苦?

  王玉宝

  6月11日,针对“4留守儿童疑似在家中喝农药自杀”一事,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相关部门确认:经调查,初步排除他杀,基本确定系服用农药死亡。媒体跟进采访获悉,4名儿童,是留守在家无大人照顾的四兄妹,其母下落不明,其父外出打工无法联络,爷爷奶奶已过世。9日晚,四兄妹一起喝农药自杀,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才5岁。

  最大只有13岁的一群孩子,怎能体会死亡的意义?他们不经人事,本该依偎在父母怀中受宠,却风雨飘摇、孤苦伶仃。在漆黑的夜晚,孱弱的手臂,相继举起夺命的农药,生命就此无声无息离去……这一幅图景,其间的孤独、无助和绝望,恐怕连成人都不寒而栗。

  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理念已不断为各级政府所尊崇。社会保障投入更是连年加大。关心留守儿童已是从城到乡绝大多数人的共识。然而,令人落泪的人伦惨剧仍然上演。我们不禁要问,通往死亡的路上,社会保障的防护网在哪里?守卫幼小生命的温暖在哪里?

  毕节之痛,是留守儿童的悲剧,更是文明社会每个公民心中的痛。自杀前一个月4个孩子已经因为无生活费辍学在家。父母下落不明,他们只能靠家中残存的玉米面活命。对此,当地学校做了什么,村委会知不知情,基层政府的民生保障又在何处?一道道防线,若有一方伸出援手,悲剧又怎会发生?

  三年前,同样是这个毕节市七星关区,5名留守儿童深夜街头取暖被熏死。看来,这个七星关区的民政工作真该好好反思。假如三年前的死是意外,那么今天的主动选择死亡,更凸显留守儿童命运的沉重。三年前事发后,该市自称对全市留守儿童进行了逐一排查,设立救助基金,采取一对一帮扶。然而,悲剧重演,无异于给这个虚假的“承诺”狠狠扇了一耳光。

  不仅当地政府须反思,社会又怎能对此悲剧漠然处之?少年无知,弃生赴死,一个不断走向发达和文明的社会,承受不起这样的悲剧。我们该追问:少年们离去的身影,能否刺醒基层管理者的责任,能否催逼民生保障的进一步落到实处?当然,从根本上讲,加快破解城乡二元体制,加快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大力化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上学问题,这些才是治本之策。

  ■我来打酱油

  @人在你的江湖: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这就说明,留守儿童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没有父母的陪伴,他们就如野草,缺乏亲情的“养分”,只能自生自灭,可悲!除了家长要重视孩子,社会绝不能“袖手旁观”,必须“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唯有如此,孩子才不会受到伤害!

  @奥格了:这样的悲剧一再发生,也说明了政府在关注留守儿童存在的不足问题。期待出台留守儿童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无法得到父母关爱的情况下,建议由学校作为关爱主体,通过国家资金集中支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学校监护制度,由学校安排监护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安全、学习、生活负责。

  @Comeon_LX:留守儿童是迫于生活的无奈产物,是社会保障、社会服务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解决好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是部分省份的重要民生工程。父母在外讨生活,父母在外做着脏累的活,父母在外以一种小姿态尽着自己的本分,我们没有理由让他们的孩子过不下去、活不下去。

  @辽王海臣:父母之责沦丧殆尽,留守儿童悲剧不断,但不论如何,别让留守儿童境遇之悲成为“毕节特色”啊!我查了下:从1988年至2013年,毕节生产总值涨了41倍,综合实力由全省挂末跃居第三——经济发展了、地方综合实力增强了,“老有所养、童有所依”等社会保障如何保障?这也是值得全国各地深思的重大社会问题!

  @My跟了这节奏:留守儿童问题是现在关注度比较高的话题,可是一些地方政府在这方面还是没有什么大作为。依靠社会爱心团体和个人之力是不够的,应该给予制度上的保障。另一方面一些家长也应该多多担负责任,我也有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其实他们最渴望的还是希望和父母在一起。多给他们一点爱,不要让悲剧再次重演。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3 文明社会承受不住毕节之痛 2015-06-12 3913950 2 2015年06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