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新闻时评

“芝麻分”的非常意义

一旦“芝麻”开了门,信用体系的建立就应该是全方位的。我们需要建立的不仅仅是信用金融、信用商家,我们需要建立的是整个信用社会

  徐王婴

  “你的‘芝麻分’是多少?”

  面对这样的提问,也许你会感到愕然。但确实有人开始感受到“芝麻分”的威力了。

  有消息说,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日前宣布将每年的6月6日定义为“信用日”,并首次推出新加坡和卢森堡两国的信用签证功能。

  根据芝麻信用上线的“信用签证”服务要求,用户的“芝麻分”高于700分,就可在“阿里旅行·去啊”的电子签平台,申请新加坡签证,无需提供在职证明、个人信息表、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而芝麻分在750分以上的人,不用再准备收入证明等材料就可以申请卢森堡签证。而卢森堡是欧洲26个“申根”国家之一,一旦拿到了申根签,就意味着可以在欧洲26个国家自由出入。

  当然,芝麻信用不仅仅适用于新加坡与卢森堡的签证功能,据悉,日、韩、斯里兰卡等出境游热门国家也有望纳入。芝麻信用也不仅仅适用于旅游,还将为接入芝麻信用的各类商家推出零利息贷款、酒店先住后付等更多的信用服务和权益。

  至此,“芝麻分”的“神通”可略见一斑。

  于是联想起“阿里巴巴”的传说。“芝麻开门”本来就是打开财富山洞的神秘咒语。马云显然熟谙此中要诀。

  忆兮当年CEO卫哲、COO李旭辉的双双辞职,虽不是“挥泪斩马谡”,但对马云来说,应有诸葛亮式的切肤之痛。是否可以推断:今天的“芝麻信用”,其实是阿里早就“预谋”打造的利器?

  又联想起温州金改。众所周知的温州模式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建立在血缘经济与地缘经济基础上的民间金融。但由于民间借贷长期游离在缺少监管的灰色地带,曾经是民营经济 “活血剂”的民间借贷,一度变成了伤害民营经济的“刀款”;曾经的逃债暗潮也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秩序产生了冲击。

  温州金改关键的一条就是通过地方立法推行民间借贷登记备案制,引导隐藏在“地下”的数千亿民资实现“阳光化”。然而,此路似乎并不顺畅。有识之士也曾经提出建立民间借贷“信用权证”制度的思路,希望“信用权证”可以像土地房屋等抵押物的他项权证一样,能实现让无形的信用 “变现”,从而吸引民间借贷主动走向政府监管。

  转眼间,温州金改已3年。综观报道消息,成效是明显的:国务院定下来的12条金改任务,11条已经有了突破。随着温州民商银行、温州版社区银行、蓝海股份等金融机构的诞生,温州市政府又在筹划申请首家地市级“坏账银行”,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重塑信用环境。

  如此,无论是“淘宝革命”还是“温州金改”,最终都回到了“信用”二字。

  岂止是淘宝与温州金改?信用是所有商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所有传统金融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还将是所有金融创新能否立足的根本!

  显而易见的道理,为何迟至今日才见芝麻信用之“神器”?

  “今年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知,允许芝麻信用等8家机构进行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1月28日,芝麻信用公测上线,这是8家机构当中,唯一一家推出服务的机构,由于背靠阿里和蚂蚁金服,芝麻信用的数据在业内颇受认可。”

  品读报道,不难感受其背后隐现的是:政府或管理部门的放开与授权,大数据的建立与运用。换句话说,政府革新与科技进步是信用体系建立的必要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芝麻信用”或“芝麻分”是新常态下信用体系建立的一个标杆。

  有消息说:近日,又有融360、点融网等3家P2P平台引入芝麻信用数据,将其纳入到风控模型的参考指标。显然,“芝麻信用”一经推出,就有了极其广阔的应用功效。相信它还将为当今热闹纷呈的金融创新起到类似于“避雷针”的作用。

  然而,笔者对诸如P2P等金融创新总是捏着把汗。就算“芝麻分”可以为金融机构降低风险,但对于众多参与P2P、股权众筹等个人投资者,又如何界定机构的优劣与真伪?虽然,今年P2P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有媒体报道说,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今年5月共出现59家问题平台,其中,诈骗跑路的平台占比高达62%,而提现困难平台数量有所减少,占比为25%。

  于是联想:“芝麻分”不仅仅应该是金融机构的利器,还应该是人们识别金融机构的神器。当然,这里涉及到谁有权对鱼龙混杂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征信,如何征信等问题。

  但笔者相信:一旦“芝麻”开了门,信用体系的建立就应该是全方位的。我们需要建立的不仅仅是信用金融、信用商家,我们需要建立的是整个信用社会!

  如此,“芝麻分”的意义首先在于打开信用之门。唯有打开信用之门,才能找到通往财富之门的钥匙!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3 “芝麻分”的非常意义 2015-06-12 3913061 2 2015年06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