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人文世界·钱塘江

古宅的温情

  八仙桌,桌面抹得干干净净。透过一层淡淡的清漆,显露木头的质感,平和而温馨。四周,围着高背木椅。偌大的空间里,唯有春风柔和。

  这是一座明代建筑,江南的传统民居风格。宫灯高悬,红穗鲜亮。三间搭两厢,一个天井。堂屋正中的梁上,高悬金字横匾:集庆堂。

  宫灯有暖光,晃动历史的影子。明洪武二十七年,祖公由义乌山塘迁入金华畈田居住,因蒋姓而得村名,畈田蒋村。此地依山傍水,文化底蕴深厚,系诗坛泰斗艾青的出生地。

  畈田蒋村人丁兴旺,上千人的大村子,青壮年大多在外创业、经商、务工,而常年留守在村里的老人中,七十岁以上的达一百四十五人,八十岁以上的有三十二人。老人们上了年纪,不习惯和儿孙住在城里,心心念念都想着叶落归根,回村养老享清闲。

  二○一三年六月一日,国际儿童节,老人们真的返老还童了。

  集庆堂正式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村里老人们聚在这里就餐,还可以休闲娱乐。厢房安排了二十个床位,方便老人休息。

  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缘起何处?

  得问一个人,他就是金华新兴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金义都市新区工委会书记、金东区委书记郑余良。

  那一年,郑余良难得回老家兰溪市过年。老母亲动容,说起老年人的孤独,说起生活上诸多的不便,说起有个生活照料处的渴望。

  郑余良泪花隐隐,心头浮上内疚之感,作为子女,为了工作,长年累月在外奔波。而家中的老母亲,家乡的老年人,确实无法照料。

  “养儿防老”一直是国人的传统思维。但,社会发展到今天,却是子女的“远走高飞”,“空巢”成了一种普遍状态,农村尤甚。步入晚年,农村老人该如何养老?

  “谁无父母?谁不会老?”郑余良感慨道。

  由老母亲想到自己任职管辖的百姓,天下百姓为一家,饥饱冷暖寸心知。

  郑余良一回到金东区上班,马上叫来了三名镇干部,说了自己的想法和工作思路。

  金东区有三十多万人口,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六万一千人,老龄化人口比例已达百分之十九点三。如果集中供养的话,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再造一个新城,显然不现实。能否利用村里闲置的房屋、旧学校等,来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由政府出面为老人供应热饭、热菜,同时配套洗衣、医疗等服务,让老人在家门口养老。

  “去,你们马上去办,拿出一个方案来!”郑余良的口气近乎独断。

  二○一三年一月十日,郑余良在曹宅镇《关于成立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几点想法》一文批示:“请施区长阅。这是我要求曹宅镇先做调研思考的。这项工作要下决心,如何做充分调研,拓宽思路与方法,请民政局张志连认真研究提出方案。”

  四天之后,金东区长施美红在全区“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目标:“二○一三年规划、布点一百家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白天统一照料,晚上分散回家。老人们不离乡,不离家,不离亲,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养老服务。

  郑余良掰着手指,对我一一道来。

  保基本,就是满足基本需求——便民食堂、医疗保健、文化生活;全覆盖,就是在对象范围上力争全覆盖;可持续,就是在资金投入上注重低成本。在资金财力有限的条件下,照料中心建设尽可能采取改建和修缮村集体用房、闲置校舍、村庄旧办公楼等,服务上采取老人夜间分散居住方式,减少一次性投入和常态运行成本。

  “居家养老,惠而不费。这是一种与敬老院等养老模式完全不同的新探索,真正解决了农村老人吃饭、洗衣、健康服务等难题,变‘空巢’为‘暖巢’,实现了老有所养。”郑余良点着手指,以示强调。

  郑余良有办法。多方筹措资金,采取“四个一点”方法:政府财政出一点,上级部门补一点,社区集体筹一点,社会爱心助一点,保障运行经费。金东区财政设立居家养老专项经费,商会企业积极捐赠近一千万元,加上省市财政的支持,村集体经济补贴和受益群众出资,足够支持和保障硬件建设,保持今后的常态运行。

  政府扶持、镇村自愿、社会参与,这是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的原则。

  配有电视、棋牌等娱乐设施,农家书屋提供适宜的报刊图书和影视碟片,配置适合老年人的健身器材。开办一家设施良好、功能齐全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平均投入需二十多万元,区财政向每家补助建设经费十万元(其余由村级集体筹一点、社会力量筹一点),今后每年补助运营经费三万元,便可持续服务二十至三十位老人。

  以小投入办大好事,以小成本惠大民生。至二○一五年四月,金东区已建成二百九十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七千四百多名农村老人,满足了日常用餐、医疗保健、文体娱乐等最基本需求。服务辐射四万余老年人,让更多的白发有了幸福的光泽。

  共产党执政,不就是为了得民心,惠民生吗?

  站在这里,不锈钢的工作台上,两个特大号电饭煲,并排立着。食堂炊事人员指着它们,对我说:“烧得满满的饭,一顿都吃完了。”

  她拿起一个长方形的不锈钢托盘,指着窗口:“中饭,晚饭,排队取菜,一人一盘,两荤一素。”

  我步出食堂,迎面的木柱上,斜挂着一本《傅村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每周菜谱》。我随手翻了一下。这天,中餐:红烧肉,菠菜,西红柿炒蛋;晚餐:肉炒香干,草菇豆腐,西红柿炒蛋。又一天,中餐:红烧肉(雪菜),花菜,西红柿炒蛋;晚餐:黄豆炖肉,嫩南瓜,西红柿炒蛋。

  再来到文娱活动室,前三排,十多张竹躺椅。后四排,十多张藤椅。悬挂着的液晶电视大屏幕里,会有新闻联播,会有电视连续剧,会有健康养生节目,会有越剧《五女拜寿》……

  “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那天,金东区送戏到村小分队来了,集庆堂里座无虚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听戏看表演。听说现场一位老太婆咧开嘴,眼角的鱼尾纹绽开了花:“你看我们福气多好!”

  墙壁上,有国画《牧趣》,有《老年养生歌》,有《餐厅就餐制度》,还有结对帮扶的公益服务主要职责。

  我伫立集庆堂,抬手抚着挺直的圆木立柱,手心紧贴经久的包浆和剥蚀,感应着沧桑的年轮。

  我听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我闻杜甫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我感觉到,一根根立柱升空而起,屋顶天棚不断扩大。哦,云绕擎天之柱,光照广宇丰堂,这就是我们的国家,好大的一个家!

  所有的父亲就是我们的父亲,所有的母亲就是我们的母亲。

  当今社会,太需要博爱,广泛地爱一切人。把爱给予亲人,给予朋友,也能把爱给予不认识的人。博爱,既是无私的,又是广大的。

  古宅的温情,漫溢而出,流淌在人心。

  (作者为人民日报浙江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本文有删节)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钱塘江 00020 古宅的温情 2015-06-12 3912490 2 2015年06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