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叶宗轼
徐荣木
舟山市85岁老作家叶宗轼出版了自传体长篇小说《卸了妆的历史》,洋洋240万字,厚厚的8大卷。最近,他拿书赠我,令我十分感动。作家从出生记事写起,直写到当下,历经80多年历史,这部书可谓史诗般的鸿篇巨著。小说以自身经历为主线,按“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全景式地记录了社会与人生的历史足迹,且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细节描写,故事真实感人,叙述者即主要人物叶圣林命运坷坎,心境豁达,学识渊博。我静心读之,仿佛能倾听到作家心中涌动着的风云激荡的历史波涛,体会到一代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苍凉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感受到作家胸中燃烧着的对人生的热爱之情。不难看出,作家是用心、用整个人生体验来叙述和描绘渐行渐远的记忆。
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记忆,也是一个社会的集体记忆,给人以许多感悟和思考。这部巨著出版,引起了浙江省作协负责人的关注,为这位老作家对文学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赞叹不已。
一
我是1986年认识叶老师的。那时,我在海军东海舰队机关工作,有一次来舟山出差,慕名拜访了他。当时他在市文联《海中洲》杂志担任编辑,并兼任市作家协会主席,除了工作,还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是中国作协会员、舟山最为著名的作家之一。初次相见,他淡吐不凡,睿智、敏锐、健谈、幽默、乐观、大气。我们一见如故,至今交往不断。
叶老师的人生充满传奇。他1930年出生于六横岛滚龙岙,时值中国社会动荡的年代,识点文墨的父亲因崇拜大文豪苏轼,给儿子取名“宗轼”,意在拜东坡为师,期望儿子也成为一代文豪。也许,取名真的与人的命运有关,他少时就爱读文学名著,学习成绩优异。但平静的生活却屡屡掀起波涛,8岁的一天晚上,他被海盗绑票,囚禁南韭山岛一个多月,经历奇特。18岁从宁波工校辍学回乡教书,不久父亲病故,因为是家中长子,肩负起养家糊口的重担。20岁起担任六横中心小学、沈家门小学校长。25岁那年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发表在《浙江日报》文学副刊,一发不可收,接连在全国报刊发表诗歌小说多篇,加入省作家协会,走上文学之路。次年考入杭大中文系,成为当时浙江文坛的青年之星。
然而,命运常常捉弄人。正当他弄潮文学的时候,“运动”来了,极左派怎能放过这位破落地主的儿子?他蒙冤受屈,被打成“地主分子”,开除回家,监督劳动。“文革”开始,成为批斗“活靶”。他不服,四处流浪,居无定所,没过多久,被判刑入狱3年;之后又劳动管制,直至1980年平反昭雪。
二
令人钦佩的是,磕磕绊绊20多年坎坷生活经历与精神上的巨大打击,并没有熄灭他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也没有摧垮他骨子里顽强不屈的性格。相反,这非凡的生活经历,给他的创作提供了厚实的生活基础,使其意志更加坚定,思想更加成熟。磨难的岁月把他折腾到了天命之年。去者已矣,来者可追,一切怨天尤人都无济于事,惟有只争朝夕,他要让深藏在内心的抱负、激情和热爱集中地喷发出来,用自己的笔,表达心中的所思所感所爱,不辜负这个他所经历的时代。
平反之后,他根据自己在南韭山经历创作出版了《在海盗窝里》,中篇小说《海边人家》在《江南》杂志创刊号上作为带头稿发表,接着又在《清明》、《当代》等大型文学刊物发表中篇小说《夜海深处》、《唐开五家事》等,其中《唐开五家事》誉为农村现实题材的扛鼎之作,被云南电视台相中,拍成电视连续剧在云南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开创了舟山作家作品在中央台播出之先河,一时好评如潮,并获得了“当代”文学奖和浙江省优秀小说奖。
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热爱家乡,是他人生的基调。歌功颂德不是他的风格,他执着于讲实话,讲真话。他秉持这样一个认识,正直的人不一定成为作家,但正直的作家必然具有对真与善的追求。有一年,针对家乡无序捕鱼,渔业资源大幅衰退的严峻现状,作家的良心牵动着他的步履,他深入渔乡调查研究,写出了《大海的呼号》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在《文汇报》上发表后,上海电视台慧眼识珠,拍摄成纪实电视片,在上海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播放,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对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视。
三
在文学边缘化的今天,他不为赚钱的快餐文化心动,仍孜孜不倦地坚持纯文学创作,即便自己赔钱也在所不惜。他不用电脑,几百万字皆是一笔一画书写出来的。退休以后,又陆陆续续写作并出版长篇小说《泣血流年》、《船神》、《清波浊浪》,3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观音传奇》等大量文学作品。去年以来,他不仅写文学作品,还写出了《粒子·无限论》、《世界公民简明读本》两本专著,内容比较深奥,属哲学论文范畴,其思想之超前,思维之缜密,观点之独特,确实令我折服。此二本论著,目前已在美国用中英文“双语”出版发行。
“社会养育了我,我总应该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情”。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写作已成为他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些年来,他趁自己思路敏捷,记忆力超强,闭门潜心创作《卸了妆的历史》10部300万字巨著,8部已出版发行,尚有2部还没完成。他天生乐观,什么事都想得开,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我相信,我市这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将以从容的情怀和饱容的智慧,完成自己的心愿,让生命更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