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人文世界·健康物语

“微信运动”公众账号引发行走热

今天,你健步走了吗

  本报记者 董颖

  通讯员 王婷 宋黎胜

  今天,你走了多少步?第一名,23556步;第二名,18245步;第三名,14476步……前几天,记者以8056步在朋友圈行走的力量中排名第十二位,虽然名次不高,但也收获了几个赞。

  这是腾讯公司今年2月开发的一个类似计步数据库的公众账号,名为“微信运动”。微信用户只需添加该公众账号,手机就能自动记录用户每天的行走步数,还可以和朋友圈里的好友PK运动量。每日排名第一的用户背景图会占据当日实时排行榜的封面,还能获得更多的点赞数。而Android、iPhone 5及以下的手机用户,只要购买支持与微信互联的手环,或下载相关的计步类APP,就可以将自己的运动量导入运动排行榜中。

  就是这款简单的手机应用,一经推出就掀起了一阵“行走狂潮”,不管男女老少,只要关注了“微信运动”公众号,似乎个个都变成了“晒走一族”,记者身边就有好几位这样的朋友。

  媒体人小凯是一名广播电台新闻节目的编辑,今年3月下载了该应用后就开始晒自己的走路步数,“微信不是晚上10时推送排行榜嘛,我一般吃完饭8时多就会去西湖边健步走,走一个小时,大概12000步左右,差不多能赶上推送时间,一般都能排进前五位。”而在这以前,小凯是出了名的不爱动,最不喜欢的事情就是出汗。

  记者仅是稍作了解,就发现身边像小凯这样被微信运动带动起来的“晒走一族”绝对不在少数。

  科技改变生活方式,说得一点不错,这么一个小小的微信公众号就让人们自觉地迈开了双腿,做到了不用扬鞭自奋蹄。

  那么,既然要走,就要走出技术,走出水平。今天,记者邀请了省内几家医院运动医学及康复科室的专家,再结合目前市面上大热的关于健步走的书籍,来给大家讲一讲健步走的方方面面。

  走,怎样才正确

  健步走是一项年轻的运动,起源于北欧滑雪运动员的夏季训练,直到1997年才衍生出来成为独立的运动。但在短短的18年中,健步走迅速在全球流行起来,现在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健步走运动。

  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林坚就谈到,健步走是一项“低门槛”的运动,只要没有严重疾病的人群都可以加入其中,运动损伤也比较小,运动量弹性大,走快走慢都可以,“只要动起来,就是健康的。”

  那么,怎样走才能称为健步走?

  首先,我们要明确,走得快并不叫健步走,健步走有自己的规范姿势。《走路圣经》里提到,重点在四个关键部位上,分别为:双脚和脚踝、臀部、颈部和上背部位、胳膊和肩膀。

  双脚的运动:变被动脚步为主动,打开脚踝,走路时注意以一种流畅的方式滚动脚部,首先足跟着地,接着为足弓、脚掌、脚趾依次着地,最后蹬地跨步。

  臀部的运动:想象自己的髋骨向外延伸,两边各放了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盛满水的玻璃杯,走起来后试着向上提臀部,让两杯水也跟着你平稳地向前运动,不要让杯子里的水洒出来。

  脖颈和双肩的运动:想象自己戴着摇曳的耳环,保持双脚并立、臀部提起的同时,大概估算一下自己耳垂和肩膀之间的距离,试着扩大这段距离。

  胳膊的运动:把每只胳膊想象成是一个钟摆,每走一步,钟摆就前后摆动,同时,稍微弯曲手肘。

  在行走的过程中,规范的姿势要贯穿始终,才能唤醒及拉伸平时不太动用到的肌肉,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一般认为,大于4.8公里/时,小于9.6公里/时的行动速度就可以称得上是健步走,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最佳行走速度,未必一定要达到这条“硬杠杠”。

  所谓最佳行走速度,指的是心肺功能训练和健身训练的速度,那么,如何界定这个最佳呢?在10分钟的热身后,寻找6至8个标记物,每走过一个标记物都要加速,直到感觉自己无法再快,仿佛快要跑起来一样,这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临界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减慢5%至10%,这个速度就是你的专属最佳行走速度。

  那么问题又来了,每天走多少步才能达到健步走的目的。

  浙江省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毕擎认为,这个因人而异,不同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的人,每天所要走的步数也不尽相同。“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以第二天身体不感到疼痛、疲倦为衡量标准,酷暑、严寒也要相应减少活动量。”毕擎还认为,健康的中青年人群的运动标准是微微出汗,如果每天10000步没有问题,还可结合慢跑增加运动量。

  健步走的“低门槛”还体现在运动装备方面,只需要一双舒适且适合走路的鞋,搭配舒适的衣裤就可,并不需要额外花费,连以前需要额外购买的计步器,现在也都可以用手机代替。

  走,有什么好处

  走路的好处毋庸置疑。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走路是最佳运动之一。多项权威研究发现,每天坚持步行可有效预防心脏病、大脑萎缩、糖尿病、下肢静脉血栓、颈椎病等疾病。可以提高免疫力,使感冒概率降低30%。哈佛大学研究还发现,中老年女性每天快走45分钟至1小时,其中风概率可减少40%。

  《走路,不要跑步》中提到,有研究表明,即使是利用上下班的时间,每次10分钟,分成4次走,降血压的效果也能持续10小时。步行当中会增加血液里的牛磺酸含量,增加血管弹性,血液循环更加通畅,此外,血液中的胆固醇与甘油三酯会大幅减少。若是每周能走6天,每次30分钟,还能增加更多的高密度脂蛋白。肌肉收缩的过程中,也能对血管壁产生按摩效果,使静脉血流回心脏,间接促进心脏收缩,能有效预防动脉硬化、脑血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健步走同样对控制血糖有比较好的效果。

  林坚主任告诉记者,2012年发布的《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中就提到,行走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骨骼肌功能、改善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改善心理状态以及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2011年发表在《英国医药期刊》网站上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已经患上糖尿病的人如果每天步行10000步,疾病状况会得到显著改善,每天只要健步走5000步,就大大有助于糖尿病的控制。

  英国癌症研究会的一项研究也曾提出,通过锻炼身体,如每天快走,每年英国将减少3000多例癌症病例。健步走对于癌症病人同样有效,每日步行可有效提高癌症康复的概率,还能减轻治疗的负面影响。治疗结束后,每日步行还能降低癌症复发的概率。所以,健步走完全可以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量力而行,无论处于患病阶段还是康复阶段,健步走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

  2012年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期刊上的《中风》一文中,对老年人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进行步行等规律运动的人,患脑血管性痴呆的概率下降40%,患认知性障碍的概率将会下降达60%之多。

  大量事实还证明,步行不尽可以改善情绪、提高身体素质,一部分原因是锻炼时身体会释放一种叫做内啡肽的激素,就是所谓的“兴奋剂”,这绝对是治疗抑郁的好方法。事实上,一些研究还表明,治疗抑郁症时,步行与抗抑郁性药物同样有效。当然,健步走还有抗压和抗焦虑以及活血、健脑、强肺、促消化的功效。

  走,要注意什么

  很多人认为,健步走并不像其他一些运动那么激烈,或许可以省掉热身环节,直接进入锻炼。其实不然,林坚主任特别提醒,不管什么运动,之前一定要先热身,健步走也不例外。

  由于健步走需要迈开步伐,加快速度,摆动肩、髋关节,需要全身肌肉的协调才能完成。跳过热身直接进入健步走,仍然会有运动损伤的风险。在健步走前热身,会使血液中的血红素稳定地释放氧气,活动肌群及组织的血液循环会增加,使身体更加灵活。完整的热身需要启动3大系统,骨骼肌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以及运动神经系统。

  一般说来,健步走的热身相对比较简单,可选择健走的前10分钟以慢速进行,或者也可以做一些原地抬腿、前弓步、扭转弓步、相扑蹲站等动作。

  林坚主任还提醒,对于健步走的路线一定要提前规划,保证道路平坦无障碍物,另外,还要考虑人为的安全因素,不要到太偏太黑的地方运动。再者,循序渐进非常重要,特别是老年人及一些身体有疾病的健走者,运动要一步一步来,“切不可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运动初期不要以里程数来衡量自己是否达到标准,特别是微信运动的使用者,不要为了盲目攀比,得不偿失。“我曾经碰到过一个老年患者,比较要强,总想比别人走得多,尽管膝关节不是很好但仍每天坚持健走一万步,走了一周后,膝盖终于出问题了,到现在仍然无法正常锻炼。”

  如何掌握运动的分寸,的确是个问题。

  林坚主任谈到,首先运动时不能有疼痛发生,如果有疼痛,要么是过量了,要么姿势不对,要么是运动方式不恰当。“如果有疼痛,一定要停下来,疼痛就意味着损伤。”

  另外,老年人和膝关节本身就不好的人群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有骨关节炎的健走者,就一定要选一双缓冲好的鞋子,需要时要戴上护膝。如果踝关节有扭伤,就戴上护踝。“我们现在发现,踝关节不稳定会加重膝关节的损伤,所以老年人我们都建议搭配健走手杖,这样可以减轻肢体的负荷,并且选择平缓的路线,要做到科学走路。”

  现在正值初夏,气候宜人,健走一族都喜欢到户外去行走,但毕擎主任提醒,如果赶上雾霾天气,最好是待在家里不出门,否则吸入的颗粒物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健康物语 00018 今天,你健步走了吗 2015-06-12 浙江日报2015-06-1200009 2 2015年06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