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海岛开发 适度留白

  江晨

  近日,一组舟山嵊泗列岛的照片吸引眼球无数。荒废的嵊山岛上、静谧的后陀湾里,无人居住的渔村被绿色的爬山虎吞没,云雾缭绕的海岛如梦似幻,绿野仙踪般的梦境更是引人神往。不少人看到组照后,涌起要到这般童话世界里一探究竟的冲动。

  对于荒废海岛上的这抹绿,有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人感叹遗失渔村的凋敝,而笔者以为,它说不定还道出了探索无人岛开发与利用的另一种可能性与深意。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中国入海,浙江首当其冲:这里有全国最长海岸线、最多深水泊位、最多海岛、最多海洋能源、最大渔场……无人岛应该如何开发与利用,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

  我省海岛数量全国最多,临海而居的我们,记忆中也满是海岛的痕迹:7000年前的河姆渡紧邻海岸线,先祖穿梭海岛间留下原始独木舟;500年前的明代中叶,舟山六横岛,双屿港曾是全球海上贸易、金融的双中心;最近,习近平总书记第14次到舟山群岛新区,谋划海岛战略、鼓励进军海洋……

  2011年国家首批开发利用的无人岛,浙江占据31个。我省的无人岛,因周边缺少蔚蓝海水、沙滩粗粝等先天性不足,可供旅游开发者寥寥。笔者也曾实地探访大羊屿等一些无人岛,巨大的资金投入、漫长的回报周期,以及充满变数的建设过程,让岛主“吐槽”买岛容易开发难。时至今日,无人岛开发,始终不温不火。

  笔者以为,在开发利用无人岛的过程中,建海钓基地、搞滩涂养殖、建游船码头或是造海景宾馆等以资本注入、大搞项目建设固然可行;但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发掘类似嵊山岛这样海岛,充分利用无人岛上那股浑然天成的自然美,用循序渐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维护,代替对海岛的“整容手术”。

  我们向往去嵊山岛旅行,根本原因在于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发现并保护这抹绿是人们对无人岛的敬意,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越来越多的类似嵊山岛这样的无人岛屿会被探秘、发掘,成为大家口中津津乐道又心向往之的岛屿。所以,对待无人岛,我们不妨遵循大自然本身的规律,既大胆探索、又适度留白。有时,尊重海岛的原生态,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海岛开发 适度留白 2015-06-11 3912502 2 2015年06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