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海上打 港口堵 市场查

我省基本完成涉渔“三无”船舶取缔

  本报三门6月8日电 (记者 祝梅 通讯员 蒋嬿钦) 自2014年5月28日“一打三整治”正式启动以来,我省各地以取缔涉渔“三无”船舶为突破口强力推进。根据各地上报的数据统计,截至5月31日,全省前期核查的13407艘涉渔“三无”船舶已取缔13604艘(含本省核查漏报及查扣外省船),完成核查总数的101.5%。这意味着,目前全省沿海30个有取缔任务的县(市、区)和开发区都已基本完成取缔任务,基本实现了“三年任务一年完成”。

  如何管好家门口这片海?去年5月以来,我省开展最严格的海陆综合执法,查处各类案件1695起,清理海洋违禁渔具近11万顶,排查了6703艘“船证不符”渔船。一年时间里,全省各级各部门同渔民协力,打“三无”、抓伏休、查违规、治污染,打破了海洋捕捞领域长期以来“无序、无度”和“不敢管、管不了、管不好”的局面。各地大力开展综合执法,形成“海上打、港口堵、市场查”的全方位、立体式打防控格局。行动受到广大渔民的称赞,涉渔“三无”船舶船主也逐渐转变观念,主动配合执法。在被取缔的涉渔“三无”船舶中,主动上交政府处置的为11886艘,占到总数的88.7%。

  作为我省转型升级组合拳之一,“一打三整治”工作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要解决长期矛盾,却非一日之功。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童加朝说,当前全面取缔涉渔“三无”船舶的基础仍不牢靠,外逃“三无”、外省跨界偷捕、涉外违规等现象仍未杜绝,“船证不符”渔船、禁用渔具、入海排污口等对渔业资源的破坏力也不容小觑。下一阶段,“三无”取缔核查、伏季休渔管理和困难渔民帮扶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构建将会是重中之重。

  数据监测显示,浙江渔场近年来的可捕量大约在200多万吨,但实际捕捞量却超过300万吨。浙江渔场修复振兴工作计划用6年时间,重点实施“一打三整治”、减船转产、“生态修复百亿放流”等三大行动,逐步实现海洋捕捞强度与渔业资源再生能力相适应的目标。

  为确保海洋渔业资源的休养生息,今年伏休期间,我省将继续围绕“市场、渔场、船厂”等重点环节,全面落实伏休监管措施,确保不留死角。同时,各地也加大生态修复力度,积极组织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6月1日以来,我省已在岱衢洋、象山港、温岭海域、苍南老君山海域等放流大黄鱼、黑鲷2100万尾;今年以来,全省沿海地区已累计增殖放流各类海洋水产苗种6亿多尾。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我省基本完成涉渔“三无”船舶取缔 2015-06-09 3910238 2 2015年06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