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杭州红十字出租车志愿服务队——

他们的爱心在路上

  记者 沈吟 通讯员 李伊平

  他们在城市辛苦打拼,生活并不富裕,但热心公益不计得失;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不会说豪言壮语,但恪守承诺回报社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杭州市红十字出租车志愿服务队。这些活跃在杭城大街小巷的的哥的姐们,用责任和爱心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车轮滚滚,爱心不断。让我们聆听车队队长王勇讲述属于这些“流动雷锋”的酸甜苦辣。

  再辛苦,也值得

  我们车队成立于2011年,现有队员75名,来自杭城10多家不同的出租车公司,队员全部自愿加入。作为杭州市红十字会发起成立的一支志愿服务队,车队从成立之日起,就承担了义务运送角膜、器官和协调员的任务。

  还记得2011年1月的一个下午,下着大雪,我突然接到电话,说临安山区有人要捐献眼角膜。没有丝毫犹豫,我立刻驱车接上协调员赶往临安。一路上,雪越下越大,能见度越来越低,山道弯弯,路面湿滑。我花了整整4个多小时才到达捐献者所在的小山村,到那儿已是晚上6时多了。

  由于路况差,回来的路上车子和一辆大货车发生了轻微刮擦,但运送眼角膜时间紧迫,我顾不上处理,开车上了高速,一路上心惊胆颤,怕出意外。回到杭州已经晚上11时多了。车外白茫茫一片,天寒地冻,自己却是满身大汗。

  这样的事,车队不少队员都经历过。队员李天海是一位非常谨慎的老司机,平时总把“小心驾驶”挂在嘴边。在一次送协调员去海宁的途中,为了赶时间,他不得已违章超速,“吃”到了罚单。

  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只要一个电话,我们随叫随到。虽然很辛苦,但看到自己运送的眼角膜和器官,能让濒危的生命得到延续,能让破碎的家庭重现欢笑,大家觉得,再辛苦也值。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队员们也被捐献者和家属深深感动,目前已经有28名队员填写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

  车队里,故事多

  我们车队已经连续多年爱心助考,免费接送考生,为忘带准考证和碰到突发状况的家庭提供援助。“7·5公交车纵火案”发生后,队员们自发赶去献血。有夫妻俩一起来的,也有刚刚上完夜班就赶来的,甚至有两位平时晕血的队员也来了,那一次,31名队员献出了热血。

  接力救助“断指伤员”,积极参与“爱心接力”,为危急病人提供紧急送医服务,车队的故事还有很多。

  2014年11月,有媒体报道,省人民医院12名医护人员,每周三次免费接送92岁的尿毒症老人邵霖做透析。我的爱人也曾是一名尿毒症患者,对病人和家属的艰辛我深有体会。看到报道后,我立即打电话给省人民医院,表示服务队愿意加入爱心行动。第二天,车队5辆出租车开始定期接送老人。当车子开进老人之家时,等在门口的邵大爷乐呵呵地笑了。

  去年10月,一对从江苏张家港来的夫妻与老母亲走散了,十分着急。我立即在车队的微信群里通报了情况。很快,队友王华、陈文茂,分别从杭州汽车南站和四季青服装市场火速赶来,跟我一起以凯旋路为中心开展搜索,那次陆续有10多名队员加入搜寻队伍。下午4时左右,东新路派出所传来好消息,人找到了。我赶到时,老太太家人紧紧拉着我的手说:“你们真是活雷锋啊。”

  2013年9月,西藏那曲地区部分患病儿童分两批来杭州免费治疗。车队18名队员主动承担起接送和看护的任务。队员们轮流排班,到医院看望,带着孩子们逛西湖,自掏腰包送去月饼和玩具,陪小朋友欢度中秋。

  做公益,我快乐

  有人问,你们到底图什么?司机的家庭都不富裕,开出租车也很辛苦,为了多接几趟生意,经常顾不上吃饭,睡觉时间也很少,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公益?

  我回答他们:“因为快乐!因为骄傲!做好事我们很快乐,能够在美丽的西湖边开车,能够做红十字志愿者我们很骄傲!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要让我们出租车司机为红十字代言,让红十字成为西湖边最温暖的一个标记!”

  我们团队内部也十分友爱互助。队员陈礼顺2012年12月被查出患上了甲状腺癌,需要开刀治疗。两个多月里,车队60多位队员不仅积极捐款,每人还义务帮他开一天车,所得的3万多元全部帮他支付医疗费用。

  过去4年中,我们做的都是一些平凡而琐碎的小事。但是,各级组织给了我们许多荣誉。队员万力、汤荣生、徐聿江、郑志宝、林小琴等12位同志先后被评为“杭州市十佳的士之星”。我先后被评为“最美杭州人”提名奖和“最美杭州人——红十字最美人物”。车队还获得了“最美浙江人——红十字感动人物(群体)”和“杭州市红十字会先进集体”等荣誉。

  我们的付出,正在得到回报。现在,越来越多的杭城司机要求加入到团队中来;队员们也在参与公益活动中,收获了更多快乐和感动。

  (本报杭州6月8日讯)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他们的爱心在路上 2015-06-09 3904969 2 2015年06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