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天下·环球眼

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创新

第三届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评选结果揭晓

  近日,由《今日浙江》杂志社、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第三届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评选活动落下帷幕。省委主要领导对评选活动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总结推广优秀案例经验,为推进我省区域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日前,评选结果发布会暨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论坛在杭州举行,省有关领导以及获奖案例主体单位、专家学者等参加了会议。

  2010年3月以来,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评选活动已成功举办两届。第三届活动主题是,发现总结和推广全省各地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新创造、新样本、新典型。活动主办方自去年3月向全省发出优秀案例征集通知后,各地党委政府热烈响应,共推荐申报了250余个创新案例。

  按照“创新性、绩效性、推广性、重要性”的标准,主办方组织省内外专家对申报案例进行严格评审。通过收集汇总、初步审查、实地评估、专家终评等环节层层筛选,好中选优,最终评选出“县级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改革的富阳版本”等10个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十佳创新奖,“杭州市江干区‘首诊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分级诊疗新体系”等15个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优秀奖。

  这些获奖案例围绕省委工作大局,紧贴基层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效果导向,突出改革创新主题,是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我省的生动实践和具体探索,为各地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本经验。现刊登10个优秀获奖案例做法,供各地借鉴。

第三届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优秀奖

  1.中共杭州市江干区委、江干区人民政府:“首诊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新体系

  2.中共桐庐县委、桐庐县人民政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模式

  3.中共宁海县委:探索村级“权力清单”制度

  4.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组建市民监督团推动公众参与城市管理

  5.嘉兴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探索行政审批市县层级一体化改革

  6.中共桐乡市委、桐乡市人民政府:“德治、法治、自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7.绍兴市柯桥区纪委:企业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超市”

  8.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打造8890便民服务综合体

  9.义乌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涉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义乌范本”

  10.丽水市林业局、龙泉市人民政府:林地经营权流转改革

  11.湖州市公安局:民意导向型的“警务广场”治理模式

  12.温州市教育局:激发社会力量深化民办教育综合改革

  13.中共金华市金东区委、金东区人民政府:农村养老“金东模式”解决农民养老难题

  14.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宣传部:“龙湾好人”关怀帮扶机制引领道德建设新风尚

  15.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体育局):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上淘”社会化运作平台

第三届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十佳创新奖

  1.县级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改革的富阳版本

  实施单位:中共富阳区委、富阳区人民政府

  这是全国第一份县级政府权力清单。它通过清权、减权、限权,依法全面梳理政府权力,大幅度减少审批事项,明确了部门职责边界,健全了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对权力运行实行全程监控,推进了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增强了市场活力,为全省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改革探索了道路。

  2.“我们圆桌会”:社会沟通的公共话语平台

  实施单位:杭州市委办公厅、杭州文广集团

  这张圆桌讨论民生问题,开展民主参与协商,是党政引导、市民主体、专家支撑、媒体传播、多方互动的公共话语平台。党委政府通过它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间智慧,疏导民众情绪;社会各界在这里理性对话、平等协商、增进理解、寻求共识、化解分歧、促进和谐。为党政主导下,各方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创造了新模式。

  3.城乡管理综合执法的“北仑样本”

  实施单位:宁波市北仑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北仑区率先依法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实现综合执法城乡一体化,克服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相互推诿的弊端,强化了街道乡镇的执法力量,解决了“有权管的看不见,看得见的无权管”矛盾,降低了执法阻力和成本,主动巡查,精细管理,及时发现并有效遏制违法苗头,提升了行政执法效能,是基层综合执法改革的成功样本,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鲜活实践。

  4.行业商(协)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温州模式

  实施单位:温州市委统战部、温州市编委办、温州市工商联

  温州市建立了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机制,行业协会、商会发挥行业代表自律、协调、服务职能,对企业服务更具体更细致,提高了行业公信力和向心力,促进了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实现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三方共赢。

  5.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的海宁探索

  实施单位:中共海宁市委、海宁市人民政府

  海宁市建立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分类排序制度,按转型升级要求,对土地、能源、环境容量、金融、人才等要素资源实施差别化配置政策,用经济杠杆倒逼与激励企业从片面追求量的扩张转向追求经济效益,推进存量提质科学化、增量选优精细化,促使要素资源通过市场实现优化配置,集约化利用,为新常态下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进行了积极的制度创新和路径创新。

  6,社会治理与传统文化相融的“慈孝仙居”做法

  实施单位:中共仙居县委宣传部

  仙居县传承和发扬中华慈孝文化,以文化人、典型感召、全民践行、制度督孝,建设慈孝机关、慈孝村居、慈孝学校、慈孝企业,发展慈孝志愿服务网络,筹集慈孝基金,奖励慈孝行为,将慈孝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和评审标准,使道德从抽象的概念走向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激发了崇德向善的正能量,规范了社会行为,充分发挥道德建设在基层治理中教化、约束的积极作用。

  7.发展放心农业的衢江实践

  实施单位:中共衢江区委、衢江区人民政府

  衢江区构建产地环境保护、农资市场监管、农业标准生产、产品检验检测、质量安全溯源、生产经营诚信、技术服务支撑和市场多元营销八大体系,建设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放心农业,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长效发展机制,使消费者吃得放心,农产品不再“卖难”,优质农产品体现出了应有的价值,为基层管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8.“三局合一”市场监管体制改革

  实施单位:中共舟山市委、舟山市人民政府

  舟山市整合工商、质监、食药部门职责,构建统一的覆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卫生和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建设食品药品一体化检测平台,消除了多头管理,强化了一线执法力量,提升了执法效能,为全省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提供了成功的样本。

  9.均等高效的德清户籍改革

  实施单位:中共德清县委、德清县人民政府

  德清县把具有合法稳定住所或职业作为迁移落户基本条件,以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发证为前提,消除农民进城落户的后顾之忧,增强进城落户能力;统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和资源承载能力,最大限度地为农民赋权增利,加速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实现资源在城乡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为全面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积累了经验。

  10.“五台合一”社会服务管理大联动

  实施单位:中共庆元县委、庆元县人民政府

  庆元县整合五个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搭建应急类和非应急类两大受理平台,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网络,实现指挥统一高效、部门联动配合、资源充分整合、力量全面下沉、信息广泛共享、监督全程跟踪,克服了推诿、扯皮、不作为,促使政府、市场、社会相互配合提供全方位服务,提高了公共服务效率。


浙江日报 天下·环球眼 00006 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创新 2015-06-09 浙江日报2015-06-0900007;浙江日报2015-06-0900011;浙江日报2015-06-0900008 2 2015年06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