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缸窑村要把龙窑的火重新点燃
“窑”望当年,浴火重生
记者 张丹丹 市委报道组 龚献明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早在北宋时期,在义乌义亭,一群聪明的人巧妙地运用了这里的水与土,成就了浙中颇有名气的缸窑村。
在他们手中,普通的泥土成为生活中离不开的陶缸陶罐、常见的清泉成为有口皆碑的黄酒。
时代变迁,窑中的火渐渐熄灭,但沉淀下的是一个悠久美丽的古陶文化村落和一代又一代缸窑人的智慧、勤劳和朴实。如今,缸窑人要重新燃起龙窑之火。
这里有回味无穷的过去,这里也有浴火重生的未来。
土:黄泥匠心独运
乡野泥土,有时候不仅能孕育庄稼,也能制作出经久耐用的陶瓷器皿。缸窑村的陶泥,细腻、均匀,因此从北宋开始,这里就聚集了一群勤劳的义乌人,烧制陶器、安家立业,勤恳、踏实,他们的日子过得很实在。
在缸窑村,几乎家家户户的男人都会制陶。陈泽仁,就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制陶师傅。
他的手艺好到什么程度?做出来的每口大缸,缸壁厚度、缸底大小、缸体弧度、以及薄厚程度,几乎一样。
物件大了,很是考验匠人的手艺、技巧。一口看似简单的大缸,门道是很多的。高1米、口径1.5米的大缸,只有大缸师傅才能胜任。
在缸窑村,师傅有严格的等级,大缸师傅、两响师傅、套里师傅和小货师傅。只有大缸师傅,才能做出又好又漂亮的大缸,工资也是所有师傅里最高的。
匠人的精益求精,也是他们获得尊重的资本。陈师傅告诉我,在他那个年代,年轻的制缸师傅总是很受欢迎的。远近村子的姑娘,都爱嫁到缸窑村来。
缸窑村的陶器,不同于精致的黑陶、难得的白陶,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缸:水缸、米缸、盐缸、醋缸、酱缸、酒缸……
陶器虽然不如瓷器“高冷”,却是实实在在的日用品。在缸窑村也有各种发挥与想象,匠心独运:村间小路用的砖,用陶土烧制而成;老房子的泥墙上,密密镶嵌着酒缸,是烧窑留下的残次品;房子墙角跟用破碎的陶片堆叠而成,透气却不透风;屋顶的瓦片,也是陶瓦,经久耐用可达百年。
就连村里的垃圾桶、路灯、路牌,现在的缸窑村人都用陶土烧成,古朴、有趣。
岁月的沉淀,为这些百年的陶器留下一种难以言说的颜色,间于褐色、黄色与红色之间,散发着这个村子沉得住气的底蕴。
缸窑村的底蕴,不是来自光耀门楣的仕途、耕读传家的教化。缸窑村没什么文化名人、高官显贵,靠着踏实、勤恳而又过硬的制陶手艺,日子照样过得从容不迫。
水:清泉如痴如醉
缸窑村最出名的古民居,莫过于“谦受堂”。
宅子大气,二进三大开间、边厢房各六间,全通走廊,共计十八间,因此也叫“十八间”。宅子也很精致,画栋雕梁,28扇门都是寸木拼合,很费功夫。门窗雕刻的是陶渊明《桃花源记》全本故事,栩栩如生。
能住这样的宅子,主人除了有钱,还得是个懂生活的人。打听询问得知,这宅子原来的主人,就是当地赫赫有名的“陈记”黄酒作坊老板陈氏三兄弟。这座宅子,三兄弟花了十年时间修造而成。
陈氏后人陈泽芝已经82岁高龄。说起先辈所创立的“陈记”,腰板也硬了,喉咙也响了。“那时候,‘陈记’就是好酒的标志,兰溪、武义、东阳、松阳……都知道‘陈记’的大名。”
陈老给我们讲了个故事,当时有个酒坊的酒卖不出,老板暗暗记下“陈记”标签的模样,回去也做了,贴在酒坛上,结果一拉出门就销售一空。
好酒的产地,通常都有好水。缸窑村也不例外。村口一口龙眼井水,成就了“陈记”的美名。另外,陈老也告诉我,“陈记”黄酒,只用立冬后一天至冬至前一天的泉水酿造,差一天,都能品尝出细微的差别。
天时地利,更关键的,还是人和。听陈老絮叨制酒流程,不禁联想起了村里的陶缸。好酒、好缸,都有一个共同点,工艺繁琐、规矩也多。
“陈记”黄酒,糯米与水的比例严格按照一比一,多一两、少一两都不行;发酵的时间也得120天,清明后才压榨、烧蒸;火的温度必须摄氏85度左右……
每一步,都是老祖宗们积累的智慧,自有道理。只有经过严格工艺酿出的酒,到了嘴里,才能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至今,陈老仍然按照父辈留下的古法,每年立冬后酿上一千斤黄酒。陈老爱喝黄酒,从十几岁学喝酒开始,便每天一杯,不多不少。陈老也是村里有名的制缸师傅。他跟我说,一杯的量正好,喝了开始做缸,浑身有劲。
不论是缸,还是酒,缸窑村的手艺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成就了缸窑村的口碑,也成就了自己的美名。
人:美名只待重生
缸窑村,不缺历史。村里随便看到的一瓮酒坛、一口水缸,也许就是百年前的老物件。不同时期烧制的陶器,早已与缸窑村融合在一起,成为一处处村景。
缸窑村,缺的是未来。村支部书记陈跃俊告诉我,在村里看到的所有缸,都是2005年以前的,自那以后,村里就再也没有烧过窑了。
2005年10月5日,对所有缸窑村人来说,是一个难忘而难过的日子。这一天,缸窑村最后一口龙窑,正式停止烧窑。从这一天起,缸窑村就再也不出陶器了。
缸窑村的鼎盛,只能留在口口相传的故事里:村里最兴旺的时候,曾有6口龙窑,最长的龙窑有90多米。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商人通过东金古道,把缸窑村的陶器运到四面八方。
缸窑村的美好,只能留在人们对过往日子的回忆里: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一口水缸,男人们每天清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把水缸装满,给女人们烧饭洗衣。那时候的米缸口小肚子大,能装不少粮食,而且也能防止老鼠爬进缸里偷粮。盐有盐缸、醋有醋缸、酱有酱缸……
陈跃俊也是打小跟着父辈学制缸的手艺人。在外经商几十年,重回缸窑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缸窑村留下来的龙窑,再重新烧起来。
重烧龙窑,是每个缸窑村人内心的渴望,但谁都没有说出口。如今陈跃俊要开这个头,大家心里除了激动,更多的是疑惑、犹豫……
缸窑村不缺制缸师傅,荒废了多年的手艺重新拾起来,并不难。难的是,大家重新投入这份百年事业,是否还能让缸窑村美名重生。
“如今陶器很少有人用了,做出来的缸,谁来买?”
“制缸是个体力活,得吃苦耐劳,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会愿意学?”
“用烧窑、制陶带动乡村旅游,需要很大的投入,缸窑村能行吗?”
……
所有的疑问,在5月4日的缸窑村开酒节有了一些答案。缸窑村的陶器、“陈记”酒非常受游客们的欢迎。“只要是美的东西,历久弥新,总是受欢迎的。”陈跃俊不时会接到电话,想要问他买酒坛、陶罐、陶壶的人络绎不绝。这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我们的村名就叫做缸窑村,制缸、烧窑,就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只不过未来,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日用品,更多的是体验,古老文化的体验、乡村旅游的体验。”村民陈益君原本并没什么信心,但现在似乎看到了新出路,“现在,村里要把二十多座古宅进行修缮、村容村貌修旧如旧,村民都很理解和支持。”
陈跃俊告诉我,缸窑村是义乌市重点扶持的五个“美丽乡村精品村”之一,一连三年累计投入将达三千万元。下一步,他要把龙窑的火重新点燃。
期待这把火,能让这座古村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