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半山村通过众筹项目建设美丽乡村
众筹,我们的村庄
本报记者 梁国瑞 区委报道组 周薇薇
黄岩半山村,一个藏在富山大裂谷景区里的小山村,从来没想到会在互联网上引发波澜。一场网络众筹,不仅让它的关注度得到几何式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村严重“空心”、缺钱缺人的现实难题。
在“互联网+,万事皆有可能”的当下,半山村的故事很励志,也带给我们启发——美丽乡村建设,如何激发本村人的热情?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如何汇聚更多的资源?
50元可成为“荣誉村民”、10万元能认筹一座老房子,面对这样的诱惑,你是不是很心动?
这是浙江台州黄岩区富山乡半山村面向全国网友推出的众筹项目——“邂逅你的半闲人生”,金额从50元到10万元不等。两个月内,来自北京、广州、山东、黑龙江、湖南、甘肃等10多个省市以及浙江各地的近100名网友参与认筹,最终从网络上筹集近11万元。加上线下对接的投资者,此次众筹共筹得资金近40万元,超过预期的30万元。
此前,半山村因为集体资金有限,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受阻。众筹,成了半山村的破题之法,此时涌向半山村的,不仅仅是资,更有智和力。
古树古村
旧时村庄人未还
在半山村错落的古民居间找到周恬时,她正挎着相机、背着脚架,为村里的老房子一一拍照存档。
眼前这个27岁的乡干部,正是众筹征集令里的“小舌”。去年11月,她和另一个年轻人张超(征集令里的“小胖”)一起,考入了富山乡,成为一名乡干部。众筹的想法,最初正是这两个80后提出来的,最终也由他们负责全程网上操作。
“他们刚到乡里来的时候,正好碰上半山村被评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乡里和村里都在考虑,如何保护开发半山村。”富山乡党委书记何晔说,当时曾有过各种设想,例如把半山村打造成怀旧主题村庄、婚纱摄影基地等等,“最后觉得,这些设想都不现实。”
半山村的现实是什么?“古树、古村、古建筑,有历史、有底蕴、生态好,但缺钱、缺人、缺创意。”何晔说。
半山村始建于北宋年间,至今已有近900年历史。在肩挑马驮的年代,村庄所在的半山岭,是古代台州、温州之间的门户。穿村而过的石级小路,正是当年台温之间的商旅要道。半山村的村口,至今仍留有一个路廊,是古驿道上供人歇脚休憩的所在。
斗转星移,台温古道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再也没有人挑着货担攀上这个400多米高的山岭。没有了不绝于途的客人,这个深藏在大山里的村庄,顿时沉寂下来。村里的年轻人耐不住深山里的寂寞,纷纷迁居城市,留下少数老人留守。“全村共有576人,留在村里的只有140多人,而且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村委会主任梁士富说。
没有了人气,村里近百幢古民居也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在风雨侵蚀中逐渐腐朽衰圮。
“现存较好的最古老的房子是清代的,有7幢;民国初期和建国初的有27幢;其他大多建于上世纪80年代,但也承袭了台州当地传统建筑的式样。”参与半山村古民居调查的周恬说,这些极具保护价值的老房子,近60间已经“风雨飘摇”,有的甚至已然倒塌。
老房子要维修,费用比新建房屋更高。但半山村根本没钱,乡里也难以拿出多余财政支持。“每年只有富山大裂谷景区7.5万元生态补偿资金,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集体收入。”梁士富说,“就算争取到上级拨款,把老房子修好了,若没有人进来,村庄还是死气沉沉。”
筹资筹智 装扮古村新容颜
从去年12月开始,周恬和张超就投入前期准备中。他们一边设计众筹网页,一边查阅大量资料,对村情村史、名人典故、古树名木、庙宇民居等等,进行全面了解。
“把我们的村庄,变成大家的村庄,通过网络,让大家参与到半山村的保护建设中,不仅可以筹资,更可以筹智、筹力。”何晔说,众筹的想法不仅得到了乡干部的“点赞”,也得到了半山村村民的大力支持。
与其他众筹项目一样,认筹者都将得到不同的回报。例如,3万元不仅可以成为荣誉村民、获赠土特产礼包,还可以获得一桌“村长家宴”,以及村里一分田的三年租期;最高的10万元,更可认领村内一幢古民居,在不损坏民居的前提下,经与村委会协商同意后,可根据认筹者本人意愿改造并居住,期限为10年……村里的风景、美食和老宅,都成了独一无二的资源。
发布众筹项目的同时,富山乡同时开始对半山村进行外立面改造。由于过去缺乏规划和保护,村里已经建起30多幢新房,散落在古民居中间,严重破坏了古村落原有的古朴和协调。
富山乡已经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对半山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并委托北京的2家设计单位,为古建筑的内部改造设计详细方案。“所有沿溪、沿路的新房,外墙贴上仿古砖,窗户改为木窗,让现代建筑不那么突兀。”富山乡驻村干部胡金清说,如今已有20多间新房完成了改造。
两个月的众筹很快结束了,成果让何晔非常振奋。“筹到的几十万元钱,其实干不了什么,甚至连修复一幢古建筑都不够。我们的收获远在这笔钱之外。”何晔说,众筹征集令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最大的收获是让外界知道了半山村。”
最直接的反映是村里的游客数量。“去年全年,半山村的游客只有1万人左右,很多还是大裂谷景区带过来的。今年完全不同,光五一假期就超过了5000人,全年预计突破3万人。”何晔说。
梨花院落
云上半山是故乡
半山村153号,於小明在这次众筹中认领的两层木结构老屋,木柱、廊檐、门庭依然完整。他还把隔壁的155号也一起租了下来,整幢老房子就可以一起使用。等到村里定下整体设计方案,他就可以按照村里的框架,动手维修老房子。
胡金清说,今年,乡里还打算收购2幢村里的古建筑,投入200万元进行改造,“把这几幢‘样板房’做好之后,我们还会适度拿出几套老房子,再进行网上众筹。”
众筹项目,彻底激活了沉寂的古村落。
今年4月,借建村888周年的契机,半山村举办了第一届梨花节,当天就吸引了660多人,连续3天的节日共有1.5万名游客前来观赏。
半山村内古树繁多,尤以梨树为最,其中一棵“梨树王”,据称是全省最大。每年三四月份,半山村里,漫山遍野的梨花肆意绽放,恍如漫天飞雪。
以前,半山的梨花“藏在深闺无人识”,村民们也不太爱护,“2004年以前,村内各家庭院里,梨树有200多棵,现在只剩下不到80棵。”梁士富说,村里去年特意补种了100多棵梨树,但目前尚未长成。
众筹项目带来的宣传效应,以及梨花节的成功举办,让半山村人看到了乡村游的大好前景。5月12日,村两委特意开会,商量补种梨树的事,“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花300万元种梨树,把半山打造成梨花村。”梁士富说。
梨花院落溶溶月。古村与梨花的结合,吸引了大量游客,而游客的大量涌入,则让半山人嗅到了商机。如今,半山村里的农家乐,从去年的1家增加至6家,其中4家提供住宿,全村可供住宿的床位数已经达到200个。
村民梁漱芳去年下半年花了近8万元,将自家的2层3间老屋整修一新,“农家庄园”在春节开业了,楼上可住宿,楼下则提供农家菜,“今年从梨花节开始到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客人来吃饭。月收入1万多元很轻松。”
半山村的雄心还不止此。距离古村200多米处,占地30多亩地的半山新区已经在规划当中,“老村范围内的所有古建筑,只允许修缮,不允许拆除,村民有建房需求的,都安排在新区。”胡金清说,为了联通老村和新区,富山乡已经投资50多万元,修建了一座石拱桥和240米长的道路,“今后有了条件,老村里的现代建筑,我们也考虑拆除。这样一来,古村落就能恢复原汁原味,真正成为梦里的家园、记忆中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