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望乡

香囊,
裹住情意满满

  临近端午,嘉兴著名的香囊达人——63岁的郑莺莺和64岁的丈夫姚明石——进入一年中最忙的时节。

  嘉兴端午习俗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雅致的香囊,是嘉兴端午的重要元素。

  从儿时承载着长辈满满情意和祝福的传统香囊,到如今饱含着对生活美好祝福的新潮香囊,几十年过去了,一针一线,郑莺莺亲手做出了无数个香囊,也从一个普通女红爱好者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香囊达人”。

儿时记忆,精工细作的美

  郑莺莺的店在南湖区新嘉街道月河历史文化街区,就在京杭大运河旁。这天,阳光灿烂,她正坐在店门口运河边的木制长廊边,悠然地做着传统女红,店里店外,弥漫着一股中草药的香味。

  走进店里,只见墙上、柜台里展示着各式各样的成品绳结和香囊,五彩斑斓,琳琅满目。柜台上则摆放着镊子、各种颜色各种材质的绳子、布料、珠子等。正是这些简单的材料,经过郑莺莺一双巧手的加工,成为了一件件成品。

  纯手工制作,是郑莺莺的一大坚持。小时候,快到端午节时,她就会每天盯着母亲,看她翻出家里的针线箩筐,从里面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里面,挑选出最漂亮的几块碎布,然后一针一线,化腐朽为神奇,变出一个五颜六色、针脚工整的香囊来。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每年挂脖子上一个月左右时间的香囊,是岁月中的一抹亮色,一丝念想。端午节刚好是春夏交替的时节,江南地区比较潮湿,香囊中的中草药,能驱赶这些毒物,特别是能保护抵抗力较弱的小孩子。

  这些民俗和亲人的关爱之情,在香囊周围萦绕的淡淡中草药香味中,伴随着郑莺莺的整个童年。

  时光一下子流转到2008年,郑莺莺记得非常清楚。一次偶然的机会,郑莺莺看到一个晚辈从外面买来的一个香囊,顿时觉得很失望。

  “做工粗糙,味道很怪异,而且,香囊怎么能用机器做呢?一定要手工制作。”抱着这样的想法,郑莺莺凭借着儿时的记忆,开始学习起制作香囊来,一发不可收拾。退休前,时间有限。退休后,郑莺莺就天天在自己的店里鼓捣这些心爱之物。

推陈出新,好看有内涵

  在郑莺莺的店里,大大小小的香囊、绳结就像一件件艺术品。不管1米多高的大型挂饰,还是指甲那么小的,都凝结着她的心血。

  最具有嘉兴特色的,是五福六合粽香囊。只见6只等腰三角形组成的五角粽子,用多种彩色丝线一层一层缠绕,下面还追着一串南湖菱,与传统中国结组成一个半米高的传统香囊。

  这个五福六合粽香囊将嘉兴特产粽子和南湖菱、香囊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搭配上彩色丝线,寓意五福临门、六合聚宝,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寿康安宁。

  这个香囊是姚明石设计的。在妻子的影响下,已经退休的姚明石也迷上了香囊,他看了不少这方面的理论书籍,成了店里香囊的“创意总监”。

  姚明石介绍,嘉兴端午传统香囊的制作分为丝织绣品、布贴荷包等样式,与绳结、彩珠、流苏等组成工艺饰品,比如香囊风铃、钥匙挂饰等。

  变化的是外形、样式、结构,而香囊里面放的白芷、苍术、藿香、佩兰、厚朴、连翘这些中草药,以及那股子独特的药味,却是不会变的。

  有一次,店里面走进来一位客人,一进来就惊讶地说,香囊里居然放了藿香。原来,这位客人是学中草药的,藿香的成本比较高,普通香囊中是不舍得用的。

  “这么多年流传下来的传统配方,药味持续时间可以超过1年,不管是从功能还是从民俗的角度,都不能随便改动。”对此,两位老人态度非常坚定。

地方特色,挖掘新创意

  端午香囊,目前更多的还只停留在艺术品展示的层面。由于手工制作费时费力,郑莺莺一个人根本来不及做。

  这几年,香囊从毫不起眼的小饰品,一跃而成端午文化的标志性元素,回归了原本的文化意义和位置,郑莺莺两口子也越来越忙。

  端午节在即,一些社区、企业、学校邀请她,希望她抽空去教大家如何制作香囊。

  端午节,嘉兴要举办香囊比赛,她也要准备一些新作品。每年都要推陈出新,既是社会对她的期待,也是他们两口子对自己的一种自我突破。

  店里一角,两口子两岁的小孙子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嚷嚷着要帮忙串珠子。原来,两位老人的儿子、儿媳妇都有自己的工作,白天两人看店之余,还得帮忙带孙子。耳濡目染之下,孙子对香囊、各种颜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记者注意到,小孙子的脖子上,也挂着一个古朴的葫芦样式的小香囊。“手里有东西做,看到别人真心喜欢,我就开心。他是用脑子想,怎么把香囊做得好看又有文化内涵。”郑莺莺说。

  在姚明石看来,现在嘉兴香囊虽然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但还远远不够。他们想先把香囊做得更好一点,多挖掘一些文化内涵,让嘉兴香囊成为能代表嘉兴的旅游纪念品之一。

  一阵风吹过,屋檐下饰品上铃铛“叮叮咚咚”,发出一阵清脆的声音。郑莺莺低着头,继续淡定而从容地飞针走线。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望乡 00020 香囊,
裹住情意满满
2015-06-09 浙江日报2015-06-0900014;浙江日报2015-06-0900017;浙江日报2015-06-0900018;浙江日报2015-06-0900019 2 2015年06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