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渔场修复振兴风云榜④
取缔“三无”渔船
岱山地处舟山群岛,是全国重点渔业县,海洋渔业资源丰富,仅鱼类就有300余种,是著名的岱衢族大黄鱼的故乡,海水产品年产量30万吨以上,下辖7个乡镇、51个渔业村(社、公司),拥有持证渔船1980艘、下海劳力2万余人。
近年来,舟山渔场渔业资源面临衰退。让大海休养生息、让鱼儿延续生命、让人们懂得感恩的生态文明理念让岱山人民感同身受。2014年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后,岱山县本着“稳扎稳打、宁慢勿乱”的原则,以严打“三无”渔船为重中之重,相继出台修复振兴舟山渔场暨“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处置方案和涉渔小型“无证”船舶取缔办法、“船证不符”渔船处置办法、持有县级“小型渔业船舶证书”(简称“三合一”证书)船舶处理办法等政策举措,深入整治渔业违法违规行为,打出一套拳拳相接、环环相扣的“一打三整治”组合拳。截至4月底,岱山县“三无”渔船取缔工作成功冲刺,实现了“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的既定目标,岱山县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取缔“三无”渔船
岱山共有“三无”渔船691艘,基本为从事近岸捕捞的小型渔船,其中无证渔船231艘、持“三合一”证书渔船460艘。根据《岱山县涉渔小型“无证”船舶取缔办法》和《岱山县持有县级“小型渔业船舶证书”船舶处理办法》,按照“以拆为主、拆转结合”的办法,对这些“三无”渔船进行取缔,除将部分船只相对较大、质量较好的钢质船转为休闲渔船和少数景观船、河道保洁船用途外,其余一律拆解。截至4月底,岱山已取缔涉渔“三无”船舶691艘,全面完成取缔任务;其中,通过产业政策引导,转为景观船5艘、河道保洁船5艘,计划转休闲渔船70艘。
渔民促转促退
岱山抽调县海洋与渔业、公安、经信、边防、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骨干力量,组建涉渔“三无”船舶处置(拆解)办公室,并成立衢山片和本岛、长涂、秀山片2个专项行动工作指导组,借助县领导和渔农村兼职“第一书记”下基层的契机,分片分组、逐船逐户进行宣传动员,累计下村动员3500余次、入户2000余户。为鼓励“三无”主动上交、保障退出人员生计,岱山县出台相关生活困难补助和失业补助政策,并在技能培训、创业贷款、提供就业等方面给予支持。截至目前,岱山已投入渔民困难及失业补助资金近1亿元。
整治“船证不符”
对全县所有捕捞渔船经逐船勘验,认定“船证不符”渔船609艘,其中“套牌船”50艘、“主机功率不符”渔船559艘。出台了《岱山县“船证不符”渔船处置办法》,并在全市率先完成了50艘“套牌船”的整治工作。截至2014年底,559艘“主机功率不符”渔船已全部完成整治。
海陆联合严打
加大海陆联动、部门联动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三无”船舶及各类违法违规捕捞行为。重点突出海上抓捕,出动4艘渔政执法船坚持每月出海巡查15天以上,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挤压“三无”船舶生存空间;在码头、水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严查非法捕捞、购销渔获物等行为;加强船厂规范化监管,对全县各修造船企业生产情况加强排摸和监管。“一打三整治”开展以来,岱山共执行海上执法215次、航时810小时,查获违规捕捞渔船44艘,清理违规网具2980顶。
修复海洋生态
2014年,岱山县增殖放流力度创历史新高,共放流包括大黄鱼、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共计2079.74万尾,预计今年放流将达到4000万尾。此外,还采取了严控陆源污染超标排放、水产养殖污染、海洋船舶油类污染等举措,全面完成了入海污染源调查工作,加强陆源污染物排放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